这一次皇上出动宫廷缇骑,大封平安伯,光是宣旨太监就来了三位。平安伯府一看这架势也不敢怠慢,全府上下二百多人,全体出动,把京城来的宣旨太监以及一众随从仪仗,加上一路而来的地方官,有太原府尹、汾州府通判、吕梁知府、提刑按察使司、宣抚司佥事。延绥镇署都督府府尹、各州布政司随员、绥德延绥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按察佥事、绥德通判,榆林卫经历知事、照磨等一大众地方官员,跟随着朝廷宣旨而来。第一份圣旨当然是给章子俊的,奉天承运皇帝,敕曰:平安伯章子俊
收复大明六百多里失地,同时在边境屯田、种粮、开矿,营造大明第一条“榆绥铁路、榆木铁路”,丰功至伟,故尔赐平安伯奉天翊运推诚,加封太子太傅。
太子太傅是明朝太子三少,最初负责掌奉皇太子的德行教育,为东宫辅臣,但这些辅臣多以德高望重的大臣来当(因为太祖朱元璋经常因事亲征,考虑皇太子监国时,再设官僚制度,会生嫌隙,于是命朝廷大臣兼顾东宫职务:李善长兼太子少师,徐达兼太子少傅,常遇春兼太子少保)。
久至,这太子三少演变成了一种职务,官职还不低,就说太子太傅属从一品,能评上“东宫三师”荣誉头衔的自然也都是级别很高的大佬,也就是说,给一些大臣“东宫三师”的荣誉头衔嘛,可以这么理解:你这人学问太好了,功劳太大的,皇帝太信任你了,都信任到能放心地把培养储君的任务交给你了。但是呢?考虑到你还有军国大事要处理,所以教导太子的任务嘛不需要你完成。
所以有时候会出现一些很奇怪的情况,有的皇帝没有孩子,也封大臣为“太子太傅”;还有的皇帝还是小孩的时候,一些大臣就被封为“太子少保”…既然是荣誉头衔,一些德高望重的老臣退休或去世后给他们追授这个职位自然也很合适。
第二份加封圣旨是给章子俊家人的,奉天诰命皇帝,制曰:平安伯妻姚氏为一等国夫人,其儿章宝加封都指挥使、二公子章耀,三公子章顺,六公子章亮、九公子章鹤加封百户。
看到没有,给章子俊的圣旨是敕曰,还加封了一个奉天翊运推诚,这个就是给功臣的封号,凡以功封公、侯、伯爵者,皆可得封。给铁券,岁禄以功为差,荫其子孙。也就是说,以前这个半吊子的平安伯,总算有了丹书铁券,可以传给子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