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大明求生记> 第四百十一章 风起云涌(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十一章 风起云涌(十)(2 / 2)

陈初也不多问了,直接上疏弹劾,专门跋扈,藐视朝廷,委任不专,法令不行,人心不兴,远朝廷而亲安伯也。边关危矣,望陛下大举乾纲,降罪已他,或罢黜除名。

幼稚,幼稚矣!当朱佑樘看到内务府送来的这份奏章,连喊了两声幼稚,随即就招来谢迁,刘大夏商量此事,还没有说及镇守太监陈初在平安镇碰了一鼻子灰的事。刘大夏奏道:“今有一事,庄浪土着首领鲁麟任甘肃副将,求升大将不成,恃其部众强,擅自回到庄浪。后又私下联络平安伯处举兵求大将,被平安伯回绝,恼羞成怒之下大骂平安伯拥私兵谋反。

廷臣担心其生变想授鲁麟大帅印,又想召他回京师,安置在不紧要的地方。刘大夏请求奖励其先世忠顺,而听任鲁麟闲居。”

(鲁麟向来凶狠残暴失去众人之心,没有兵权无法有所作为,最后闷闷不乐而病死。)

谢迁道:“廷臣也是担心平安伯不可控也,兵部早作安排,首先在京城附近驻兵作为左右辅佐。”

刘大夏道:“保定设都司统率五卫,祖宗之意也是如此。请遣还操练军士,一万人作为西卫,将驻扎在密云、蓟州,朔州的军队作为东卫。”

对于镇守宦官,作为文臣的谢迁还是刘大夏都不赞同,刘大夏磕头说:“对事情的决定,外边的交付政府部门,内部的向阁臣咨询就行了。揭帖易滋长弊病,不可作为后世效法。”意思是说这些事情不用镇守宦官决策。

朱佑樘又问;“天下何时太平?”刘大夏答曰:“求治不能太性急,不过用人行政全都与大臣面议,恰当的再实行,时间长了天下自然太平。”

刘大夏本想趁机提到四方镇守宦官的危害。朱佑樘又询问详情,刘大夏答道:“臣在两广见到诸文武官的供应比不上一个镇守,其耗费可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