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大明求生记> 第四百二十八章 子俊的自辩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二十八章 子俊的自辩书(1 / 2)

王琼主管盐政,发现一个小小的平安镇,每年从浙江,福建,广东大批购买海盐几乎垄断了漕运,一路上的漕运主管几乎被收买光了,加上王琼的本性,对天对地对空气开骂了,还上书到工部骂,又在邸报骂,反正要骂到章子俊出来自辩为止。

但凡像王琼这样的人,首先自身有过人之处,那就是务实,在乱世之中,务实是第一位的,不然放到电视剧里绝对活不过三集就要领盒饭了。王琼的父亲王永亨的老师是薛瑄。

薛瑄在以前章回中已经讲过,就是河东学派。而河东学派有一条重要的精髓,就是提倡“实学”。这一点跟章子俊在庐州时的做法很对应,其父王永亨对那时的庐州知府章子俊很是欣赏的,做事务实,为官务实,为人务实。就这样从后来王琼为官任上的一系列举动来看,王琼小时候应该没少受父亲这种务实风格的熏陶。

“出治漕河三年,胪其事为志。继者按稽之,不爽毫发....../边帅请刍糗,则屈指计某仓、某场庤粮草几何;诸郡岁输、边卒岁采秋青几何,曰:足矣。”——《明史·王琼传》

明史里的两个事例。第一个是说,王琼在治理漕河的时候, 总结前人的经验,罗列相关数据,编写了《漕河图志》,把漕河所有事项都整理其中,后来的继任者居然找不出一个错误;第二个是说,王琼做户部尚书的时候,对于各地的兵事粮草,仓储情况,运力计算了如指掌,当有人请求拨付粮草的时候,王琼心中稍微计算,便知道对方的真实需求,从而避免了多余的拨付,节约了国家财政,也约束了官员的贪污。

其一,王琼能够跨领域管理。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一个是治河,一个是钱粮,虽然都涉及后勤保障,但在具体操作上千差万别。王琼都是第一次接受相关的工作,就能在任上做出不俗的政绩,其工作能力之强,叹为观止。这是一位合格的政治型官僚。

其二,王琼非常善于用数据进行精细化管理。他治河,编了一本《漕河图志》;他在户部,参与了《大明会典》中关于户口,钱粮的编撰;主持兵部的时候,有《王晋溪本兵敷奏》;出任陕甘三边总制的时候,又出了《西番事迹》......以上着述,朝史暮想还只是说出了一部分,而其中任何一本着述在所应对的领域里,都极其得专业和有见地。如此看来,王琼似乎又是一名多领域的技术型官僚。

一个身兼两种官僚类型长处的王琼,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战略眼光的独到和数据细节的把控,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是一个满嘴口号,空泛虚无的主?王琼的务实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