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诗,好诗,德妃不愧出身于文坛世家,诗中有画,画中有音,音画融为一体,妙不可言啊。”
“德妃娘娘才高八斗,写文行云流水,佳句似美人,诗味丰富,耐人寻味。”
一堆彩虹屁接二连三,颇有将德妃捧到诗坛之首的意味。
坐在一旁的淑妃,小嘴一撅,满脸的不屑。
“卖弄才华!有这本领干嘛出来做妃子?写诗留存古今,搏个青史留名,难道不更好?”
德妃将心底的自豪和骄傲小心地藏好。
“让姐妹们见笑了。”说完,她就看向还在津津有味看戏的苏稚楹,“瑜妃妹妹觉得本宫这首诗如何?”
苏稚楹一脸小迷妹的表情,如弹簧般点头。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德妃姐姐才华横溢,有夺锦之才,不输男子,妹妹希望德妃姐姐能多多写诗,聚成诗集出版,想来在昭国,定有很多如妹妹般迷恋姐姐诗词的人,姐姐定能在诗词上一鸣惊人。”
德妃愣了愣,她没想到苏稚楹竟然如此诚恳地对自己表达赞美,而且她一直有一个文坛梦,只是入宫成了皇帝的妃子,不能如市侩妇人般抛头露面,恐丢了皇家的威严,但她也只是想一想。
“瑜妃妹妹谬赞了。瑜妃妹妹颇得皇上恩宠,皇上乃八斗之才,阅古通今。后宫佳人,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七步成诗,也是信手拈来。瑜妃妹妹常伴皇上左右,想来也是一个才貌过人的女子。只是妹妹进宫有一年有余,众姐妹都未闻瑜妃妹妹的才华,倒是...”德妃勾唇一笑,“倒是妹妹的一手书法,笔走龙蛇,如鬼中画符,在后宫中颇有所闻。”
众人想到苏稚楹抄写的宫规,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瑜妃娘娘的书法啊,比不过三岁稚童,人家随便丢一把瓜子,鸽子琢墨,随便图画,写得都比她好。”
“可不是嘛?我用脚写,都比瑜妃娘娘写得好!”
“我用树枝随便一打,也能成一幅书法...”
“我吐一口墨水,晕染过后,昭国何愁没有书法大家啊?”
“我也是...”
众人你一眼我一眼,一边说,一边捧腹大笑,让众妃子捧腹大笑,那尖锐的笑声惊动了采蜜拈花的花蝶,它们被笑意震动的空气,惊得细腿站不稳,从花坛中跌落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