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人也说了:“嗳,你们听没听见,这君子也不好当,不能干的事儿还挺多。”
引得一群人哈哈大笑。
其实九族家里,几个老爷子老太太也在嘎嘎乐,原本都寻思自己搭钱,也给前面战士们做些方便吃的干粮,
没成想,人家给出粮食,还给干活的开工钱。
沈知秋对李静舒说:“媳妇,你负责管着做压缩干粮的,一袋压缩干粮三十块,那模具一下能压缩六十块,
一日一人至少做五十袋,招收一百名工人,一个月能做十五万袋,够十五万大军吃一个月的了,”
花老太也不忘记叮嘱:“三儿媳,你别那么实在,不能给十文钱工钱,要我说一半都不用给,咱家给出塑料袋了呢,
你就给她们一袋开三文钱,一日她们能挣一百五十文,一个月四两半钱银子。这都能美死她们你信不信?”
怕李静舒不听,老太太还告诉:“就那点活,对村里的女人不算事儿,谁家在家里还不做饭了,跟玩一样就干了,
再说瞅没瞅见现在已经确定北边真要干仗了,这次朝廷没有征兵的消息,下次不一定就没有,咱家还给整个村子免了兵役徭役呢,已经够厚道了。”
沈知秋琢磨琢磨老娘的话,很有道理!
再算算,一袋三文的工钱,二文的塑料钱,一个月十五万袋压缩干粮,一个月媳妇能挣七百五十文。
“媳妇,你听咱娘的就行。”
但花老太又说话了:“那压缩干粮也得有俺乖孙儿的份吧?
你们之前不是说那叫什么?对!叫专利钱。”
李静舒翻白眼:“娘,您老人家是真赶时髦,放心我不会忘了您小孙女的专利钱。”
“时髦是啥?”
刚反问一句的花老太,又怕三儿媳误会:
“不是俺老太太非得鼓动小孙女管你要钱,是呦呦打算买山头,前天夜里还偷摸这数钱呢。”
李静舒当然不生气,婆母心疼自己闺女她有啥好生气的。
不过闺女要买山头这事儿咋没跟他们说?
想到这里又奇怪,忙活成这样,咋闺女还有心思惦记山头?
又是两日后,一早上,刚给干活的徭役们分发完粉条肉闷子,送走他们,几个工坊的负责人,也拿着塑料喇叭开始招呼。
沈麻子:“来塑料鞋底作坊的跟着我,我们一进院子。”
沈知春:“塑料布作坊的这边,这边,别站错了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