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皇帝陛下开启了皇家军校和皇家政校,为新朝培养有志之士,有能之士。
培养了一万三的军士总要拉出来秀一秀肌肉的吧?所以一万三的军士被派入了九边重镇各一千人,剩下的四千人留下两千人守卫皇宫,两千人前往江南协助陈宣霖监督政策落实,虽然收敛了杀意,各地的管事也开始配合,陈宣霖只有一个,而锦衣卫也只有五人可以称之为超级战力,所以所在之地可以快速落实,别的地方就不好意思了,能有多慢就有多慢,不是不落实,而是缓慢的落实。
张居正的政策好不好?好啊!怎么不好?可是有人去真的落实吗?没有,没人可用啊!难!
再好的政策被底下的人曲解也没用。
比如青苗法,青苗法,就是在青黄不接的时候把常平仓里的粮食以较低的利息贷给贫民,等到秋收的时候通过加税收回本息。青苗法的初衷是好的,但是根本没法执行。
结果呢?最后变成了官府的高利贷,你借也得借,不借也得借,强行贷给你。
对于春天这个青黄不接的季节百姓无法获得粮食,当时的他们便向当地的富人们借粮借钱,收取一定的利息,到了丰收的季节百姓就还回去。王安石为了减轻百姓负担推行青苗法,让百姓跟政府借钱,设置的利息比富人们还低,既增加了财政收入又减轻了百姓负担,但是变法的推行远远达不到预想的结果,一些贪官污吏们从中钻空子,青苗法一层层推行下来,贪官污吏们层层剥削都想从中获得好处,到了百姓这里,利息不但比富人那里低,反而还高了许多,使得百姓的生活负担更加繁重,王安石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还设置了硬性指标,要求每个地方贷款数达到多少,贪官们反而更高兴,这使得本来不需要向政府贷款的也不得已去贷,百姓苦不堪言。
所以落实这些就要派兵驻守威慑,于是派出了终极力量,九边重镇才派了一千人镇守,而江南却要两千,足以说明江南真的是一块不好咬的硬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