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网游小说>英伦文豪> 第118章 你确定要聊历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8章 你确定要聊历史?(1 / 2)

去巴黎交流的事,陆时没有拒绝。

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斯科特的极力劝进,

老哥连头条的标题都想好了——

《诺贝尔文学奖?陆时:笑话罢了!》

若《镜报》以此开刊,必然能火出天际。

但陆时觉得这个标题太有攻击性,要求斯科特尽量淡化个人,转而将此次事件归结为西欧文学界的一次同进退,

斯科特便改了名字:

《一个二流文学院也配评诺贝尔文学奖!?》

攻击性拉满。

自从斯科特接触小报这一全新的概念,整个人都变了,在新闻通俗化上猪突猛进。

陆时没辙,只好由得他去,唯一的要求就是在陆时从巴黎返程前不要发刊。

商定此事后,陆时和萧伯纳走水路出发。

轮船穿越英吉利海峡,从英国多弗到法国加来,

两个港口之间的路程不远,海面风平浪静,因此用不了多长时间,

船上人极多,吃喝玩乐一应俱全,还能去窗边看海,也可以走到船尾感受初春的海风吹拂。

陆时和萧伯纳在船舱里下国际象棋,

在英国,棋类不如牌类流行,所以萧伯纳是个纯纯的臭棋篓子,

当然,陆时也是,

两人下棋约等于比烂。

陆时拿起战车,随后摇了摇头,放下。

萧伯纳说道:“陆,你这样可不行!没听说过摸子走子吗?”

摸子走子是国际象棋的规矩,

在对局中,行棋方用手触摸了自己方面的某个棋子,就必须走动它,只有当所触摸的棋子根本无法走动时,才可以另走别的棋子。

陆时不由得尬笑,

“这……我确实是不会啊。”

萧伯纳狐疑道:“你不会是让我吧?”

陆时摇摇头,

“故意下输对于一个高手来说或许不难,对于我这种低手却很难做到。”

萧伯纳心想也是,

以陆时展现出来的棋艺,让棋肯定不可能毫无破绽,

这小子实在是太鶸了。

萧伯纳推开了棋盘,吐槽道:“不下了。你跟我差距太大,下不起来。”

陆时回敬:“显得伱多会似的~”

说完,他站起身伸懒腰。

萧伯纳说道:“我们启程多久了?现在出去,应该能看到著名的多佛白崖。走,我们一起出去看看。”

两人离开船舱,前往甲板。

春寒料峭,海风带着咸味与寒意裹住两人,

陆时紧紧身上的大衣,手握着栏杆,踮脚像远处眺望。

萧伯纳看看天色,

“陆,对巨轮而言,几十公里的水路转瞬即逝,我们应该只用在船上待一天。”

20世纪,一切都很慢,

萧伯纳对于“转瞬即逝”的理解和陆时明显不同。

陆时看着平静、祥和的海面,低声吟道:“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因为是用汉语说的,萧伯纳没听懂。

他也不深问,转而聊起了这次诺贝尔文学奖的事情,

“陆,今天早上,就在我们登船之前,瑞典文学院又拍来电报。电报上说,托尔斯泰先生主动拒绝了本次提名,甚至评价自己的作品为‘老爷式的游戏’。”

诺贝尔文学奖的事被炒得沸沸扬扬,文学界尽是对此的讨论,不可能不传到俄国。

陆时叹气,

“‘老爷式的游戏’啊……”

他点头,随后又摇头,没有立即表态。

萧伯纳好奇,

“为什么先点头、后摇头?”

陆时说:“托翁这么评价自己,当然没问题,既很谦虚、也很客观。但瑞典文学院以此为挡箭牌……哼哼……”

萧伯纳轻笑道:“谦虚和客观是矛盾的吧?”

陆时转过身,不再看着海面,

他用右手的手肘抵住护栏,左手按住随时可能被吹飞的帽子,说:“托翁说的,应该是《战争与和平》。”

萧伯纳说:“电文篇幅有限,瑞典文学院没说。当然,也有可能是托尔斯泰先生在给瑞典文学院拍电报的时候就懒得啰嗦,没有展开聊。大文豪的想法,不好讲的。”

陆时说:“应该是《战争与和平》,没错。”

对此,萧伯纳也很赞同,

托尔斯泰说“老爷式的游戏”,其中的“老爷”,自然指贵族阶级,

而托尔斯泰本身就是贵族,《战争与和平》中的皮埃尔和保尔康斯基就是以他自己为原型创作。

陆时轻笑,

“战争,指的是拿破仑;和平,指的是托翁自己。”

萧伯纳一愣,随即也默契地笑了。

因为《战争与和平》的背景便是俄法战争,所以拿破仑等于战争,

而在书中,贵族们几乎没有受到战争的影响,接着奏乐、接着舞,是某种意义上的“和平”。

陆时不由得感慨:“‘和平’的一面,托翁写得很真,明明是一本,却宛若纪实文学,把上流社会的奢靡腐烂几乎刻画到了骨子里,比之曹雪芹也……唔……”

萧伯纳好奇道:“你刚才说的是一个中国人吧?”

陆时点头,向对方推销,

“校监先生,如果我有空,一定把《石头记》翻译给你看看。”

这其实是画大饼,

对外国人来说,《红楼梦》读起来堪比噩梦。

陆时将话题又绕了回去,

“再说《战争与和平》中的‘战争’,拿破仑撕毁和平协定,挥军跨过涅曼河的时候,保尔康斯基的父亲率领农奴们奔赴战场,结果呢?”

萧伯纳一脸不解道:“结果当然是赢了。无论是、还是历史,法军最后都分崩离析了啊。”

陆时摇摇头,

“我说的不是战争的结果,而是那些农奴的结果。”

萧伯纳更懵了,

他无言地看着陆时,不知道对方想说什么。

陆时说:“马革裹尸、战死沙场,最后却连名字都没留下。可就是这么一批吃不饱、站不稳的农奴,在托翁的笔下却是心甘情愿地慷慨赴死,这合理吗?”

萧伯纳恍然大悟,

“不合理。”

陆时“嗯”了一声表示赞同,

如果萧伯纳觉得合理,他就不光要推荐《红楼梦》了,还得推荐《三国演义》,让萧伯纳仔细看看王垕是怎么被曹操害死的。

陆时说道:“所以我才说,托翁这么评价自己是客观的。毕竟,阅历需要后天积累。”

托尔斯泰完成《战争与和平》的时候才三十多岁,

对于一个贵族小哥,不能苛求太多。

萧伯纳疑惑,

“陆,既然你也是这个态度,又为什么拿托尔斯泰先生当挡箭牌,以此拒绝……咳咳……我的意思是,你为什么认为只有他才配得上诺贝尔文学奖?”

陆时回答:“我刚才说,托翁不只是客观,还十分谦虚。《战争与和平》对农奴们的描写有失真实,但作为文学作品,其技巧、立意都是无可指摘的。何况,托翁还有《复活》。”

托尔斯泰的传世作——

《复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