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素只好胆战心惊地派人换了风格。
然而好似乎正好换到了康熙喜欢的风格,
康熙虽然偶尔会盯着某处一直看,但是却未曾说些什么。
语素心细,见状找到梁九功低声耳语几句。
梁九功闻言双眼一亮,随后又是满脸懊恼,他怎么就没想到这个可能性呢?
难不成是脑子出问题了?
梁九功思及此处,屁颠颠地走向了自己的小徒弟吩咐了几句。
在康熙再次摔了折子阴着脸未曾说话的时候,
梁九功端着一杯菊花枸杞茶上来递到了康熙手边,
“皇上,喝口茶润润喉吧。”
康熙没细看,直接接过轻抿一口。
然后便皱起了眉,低头看向茶盏。
旋即抬眸看向梁九功,不怒自威。
这是怎么回事?
梁九功见状连忙说道,
“皇上,这些都是世子爷的吩咐,说是这几日瞧见皇上偶尔会被光晃了眼,担心您眼睛不适,便让奴才注意着。”
梁九功一脸诚恳地说道:“奴才想着皇上批改了一下午的奏折也未曾起来走动一番,奴才担心皇上的眼睛受不住啊!”
也不知道是哪一番说辞打动了康熙。
康熙眸光闪烁一番,端起菊花枸杞茶慢悠悠喝着。
梁九功见状悄悄松了一口气,在康熙再度看向堆积成山的奏折时连忙上前磨墨。
没一会康熙便翻到了胤誐上的折子,因为不是和政事有关,康熙本想直接丢向一旁。
然而他的手却是鬼使神差地翻看那一本奏折,结果发现上面是一份名单。
康熙仔细查看一番,然后抽出了一张薄纸,上面也写了五个人的名字,全在奏折所递的名单之上。
康熙嘴角微翘,眼眸中带着几分得意。
瞧瞧,还是他眼光好。
于是康熙毫不客气地在奏折上将除了那五人以外的名字都划了一个叉。
接着康熙犹豫一会又圈了一个名字在一旁写到嫡福晋。
犹豫了半晌,才在另一人的名字旁写了侧福晋。
随后便放下了,揉了揉眉头。
梁九功不经意间瞥见了奏折上的内容,越发肯定语素的推测,
磨墨的手稳如老狗,丝毫没有因为他的思绪变化而造成溢墨。
康熙沉思了两息,然后说道:“朕记得十三上了折子?”
梁九功应了一声,连忙将十三贝勒的折子翻出来。
康熙大致扫了几眼便合上了,嘴里自言自语道:
“弘旭这小子跟着十三后面估计办了不少事,朕瞧着都有些消瘦了……”
所以他补偿一下自己的孙子应当没什么关系吧?
康熙提笔勾画起来。
于是当这一封奏折发回给胤誐之时,让他不由得心中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