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父亲说,从他的眼神看,他很聪明,可在学业上,并无建树。
这就有些奇怪。
清荷为他分辩,“也许他只是不善学业呢?”
父亲还要说。
她晃着他的胳膊撒娇说:“父亲,您说过,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他也许适合其他的营生。”
她如此晃着他的胳膊撒娇,老父亲从来都拒绝不了。
母亲也道,“我们就她这一个女儿,她若是有困难,我们随时可帮,她想嫁给谁,便嫁给谁吧。”
他妥协道,“也好,他跟孤母一起生活,母亲身体不好,时常吃药,他能养活母亲,还有束修,也是个勤奋刻苦的孩子。”
在父母的见证下,她嫁给了心爱的男子。
婚后,也过了段甜蜜的日子。
可是渐渐的,她发现有些不对。
他娘亲虽然总是咳嗽,但也总是点灯熬油的绣花。
这绣品,被徐云华拿去卖了却在外请朋友吃饭。
她劝说他,“母亲辛辛苦苦绣来的......”
“她绣来的东西她自己都不心疼,你替她心疼?”
清荷惊诧于他这讥讽的态度。
他盯着她的小腹不耐说:“好好在家养胎,不该操心的事情别操心。”
说罢便走了。
清荷踉跄了下。
这人怎会有两副面孔?
她去找他娘亲。
在她的连番追根问底下,才得知,原来,他母亲生病,都是因为没日没夜的做绣品熬的。
他娘亲还甘之如饴。
她说,云华在外求学辛苦,回来也都熬夜读到半夜。
她帮不上他,就多做些活计,让他吃好穿好。
清荷惊出一身冷汗。
原来真相竟是这般。
好名声都叫他留下了。
她娘亲对此也表示无所谓,她说男人都是脸朝外的人,在外面要有脸面,她个老婆子又不出门,无所谓的。
可清荷还是觉得过意不去。
她抽空又说了他几次,他都敷衍过去。
后来,她月份大了,脚肿腿肿,走路都困难,而他又一次吃酒回来。
她抱怨他几句,他竟然扇了她一巴掌。
她捂着脸,不敢置信的看他,“你打我?”
徐云华意识到自己做了什么后,噗通一声跪下了。
“娘子,我错了!都是我的错,我喝醉了,昏了头。”
清荷不理他。
他便一直跪着,连连扇自己的巴掌。
“娘子,我再也不敢了。”
“娘子,我以后都听你的。”
“娘子,我只是这次又没考出好成绩,心里憋闷,所以便出去喝酒了。”
“娘子,我以后再也不拿娘亲的钱出去花。”
她终究还是心软原谅了他。
这次之后,直到她的大女儿月儿出生,他们一直过得很甜蜜。
他每日去学堂,回来后还会给月儿带小玩意儿。
月儿长大些,他会教她读书识字。
她觉得,月儿像她小时候一样的幸福。
她已经忘记他曾经打过她。
他们一起送走了他的母亲,看到他的脆弱,她对他又多了些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