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什么困难,胡振华大概知道,一是缺钱,二是缺铜。
在去年,整个华国的铜产量,才2000吨左右(世界的年总产量是200万吨),不说别的,区区2000吨,光用在电线上都不够。
现在胡振华的订单,用铜高达460吨,几乎要占到全年产量的四分之一。
要解决这一点,只能进口,这需要外币。
胡振华点上一根烟,说道,
“如果缺钱,同安可以先行支付20万大洋给你,剩下的,你可以找洋行贷款!”
“贷款?”
茅工如同被一盆冷水当头浇下,火热的内心也跟着凉了下来。
贷款,意味着风险。
自家的事,冷暖自知,大隆机器厂已经三个多月发不出工资了,且不说洋行愿不愿意给贷款,就是有贷款,这笔钱一到账,估计各路债主会闻着味上门。
到时候,真正能用于生产的,能有几个大子!
可同安的订单,是新中机械厂唯一的翻身机会!
胡振华吐出一口烟圈,问道,
“怎么,有困难?”
茅工的脸上出现一丝红晕,那是臊的。
“胡先生,不瞒您说,我们厂的财务状况,不容乐观,就怕银行不肯贷款!”
“你们厂就没什么资产可以抵押吗?”
“现在这个时期,各大银行对不动产的抵押很谨慎,评估时往往打二三折!”
胡振华很无奈,这些洋行,倒也不傻,他看着茅工,问道,
“那你们能贷多少钱?”
“最多10万大洋!”
胡振华差点一口老血喷出。
自己下了这么大的本,才能从洋行贷出10万大洋,这还玩个毛线呀!
茅工看着胡振华难看的脸色,心里咯噔一下,连忙说道,
“我回去想想办法,争取再筹集个10万大洋,加上同安的定金,起码可以完成三台的订单,咱们滚雪球式发展,一定可以的!”
胡振华揉了揉眉心,心里拔凉拔凉的,估计除了那几家买办,其他工厂的状况也都如此。
计划,远远赶不上变化,同安公司的方案,还没开始,就要流产了。
他想了很久,突然回忆起一个案例,连忙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