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滔江水自唐古拉山奔涌而来,途经金陵放慢了脚步,水流变得和缓,水面也变得宽阔。
金陵的长江岸线长达两百多公里,和110公里的秦淮河一起,哺育了金陵,滋养了金陵,共同塑造了独具魅力的金陵文化。
吴侬细语,是金陵文化最具代表的符号!
胡振华发现自己居然有点晕船,虽然没吐,但胃里翻江倒海,浑身没劲!
自金陵到魔都入海口,沿江而下,距离约390公里左右,顺流动而下,估计8-10小时可以到达。
长江的流速大概是2.5米-3米/秒,大约是10公里/小时。
若逆流而上,足足用了十四个小时。
天色尚未昏暗,胡振华决定在岸边缓一缓。
江水拍打着沿岸,发出隆隆声响,他随手捡起一个石块,甩了出去。
石块接触水面,跳起,再接触水面,再跳起···
打水漂,许多孩子都玩过。
石块跳了十多米后,落入江中。
辽阔的江面,令老胡的心胸宽广起来。
因国共两岸对峙,原本繁忙的码头显得有些寂寥。
古往今来,对于生活在两岸的金陵人来说,长江不啻一道难以逾越的”天堑”。
两岸人民往来,只能通过轮渡,在1899年金陵开埠之前,长江两岸的渡河运输都由民船经营,几乎没有固定的、成规模的渡口和码头。
金陵的航运发展,是在下关被辟为通商口岸后,自此,两岸的码头日益增多,客运货量大大增加,装卸、搬运、报关、托运等行业迅速兴起,带动了商业、服务业、建筑业的相应发展。
作为金陵的水运门户,从清末到1949年,下关地区出现的主要码头有数十座之多,包括招商局码头、接官厅码头、太古洋行码头、日清码头、美最时码头、飞鸿码头、煤炭港码头、宝塔桥码头、中山码头、有恒码头、三汊河码头等。
这其中大部分,担负的是货运任务,而客运轮渡码头,主要是飞鸿码头、中山码头以及对岸的浦口码头。
胡振华抬起手臂,用手比划了一下,似乎在测量江面宽度。
修建长江大桥的念头,在老胡心里挥之不去。
按照历史的轨迹,红色力量主政后,积累了相当长的力量后,才开始动工修建!
老胡摇了摇头,这个工程,太过浩大,不是现在的同安能承受的起的。
歇息了半个小时后,胡振华决定离开。
才走几百米,就听到一个大嗓门,
“肉夹馍!美味的肉夹馍!”
胡振华放眼望去,在人群中寻找,片刻后,那个大嗓门又开口了,
“肉夹馍!”
找到了!在大槐树下!
一个胖乎乎的光头,头很大!
胡振华笑了,或许,食品集团,又有了一条生财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