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功劳簿上?”
桑原本因坊理解了一下华夏语的含义,点点头,“是有那么一点意思,但更多却是认知上的区别。”
认知区别?
旁听的棋手不明所以。
古大力询问道:“桑原本因坊,据我所知,时间倒退个二十年,信息并不发达,棋力长进缓慢。既然你们几位前辈相差不大,是什么重要原因又让你们彼此拉开差距?”
早期可不比现在,现在网络上多少流出一些资料,各位棋手间也不是很藏底牌,大多数情况还是有交流的,棋手棋力增长非常迅猛。
比如俞斌这盘,赛前一堆高段棋手帮忙出谋划策,也没搞什么门户之见。
“难道和敖鹰这盘棋也有关系?”
常坚留意到这一点,否则桑原本因坊没必要特意提起。
“没错,和敖鹰这盘棋有一点点关系。”
桑原本因坊环视一圈,嘿嘿一笑,“是不是有棋手觉得,敖鹰在这样重大场合放弃纯计算,是在胡闹?”
“对,我认为他在胡闹。”
常坚肯定道:“洲际大赛不仅仅是个人胜负,也关系到国家荣誉,我不赞同在这样的场合放弃自身优势。”
他也是世界冠军,每次世界大赛,都是在使用反复练习的套路,不可能因为个人原因去临时改变。除非认为自己输面太大,去求变倒是有的。
现在敖鹰对上俞斌,明显能五五开,六四开,甚至七三开,何必冒险改变一直以来的战斗风格。
这就好比一名用剑的武林高手,决战时非要换成铁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