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其他小说>论语新论传统经典的当代意> 第3章 《<论语·雍也>第3章 好学之范——颜回的千古遗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章 《<论语·雍也>第3章 好学之范——颜回的千古遗风》(1 / 2)

原文: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解读:

一、原文释义,启迪智慧

鲁哀公怀着对学问传承和人才培养的关切,向孔子发问道:“在您众多的弟子当中,究竟谁能称得上是最为好学之人?”孔子神色庄重,语气诚恳地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学生,堪称好学的典范。他从来不会把自己的怒气迁移、发泄到不相干的人身上,这便是‘不迁怒’;并且他能够做到坚决不重复犯下曾经出现过的过错,此为‘不贰过’。只可惜啊,他命运不济,年纪轻轻就离开了人世!到了如今这个时候,再也没有出现像他这样好学的人了。”

在这里,“哀公”指的是鲁国的国君鲁哀公。作为一国之君,他对人才的关注反映了对国家治理和发展的思考。

“迁怒”,其中“迁”有转移、迁移之意。“怒”指愤怒、恼怒的情绪。“迁怒”就是把自己对某个人或某件事的愤怒,毫无道理地发泄到其他无辜的人身上。这种行为反映了一个人在情绪管理上的无能和缺乏自制。

“贰过”,“贰”有重复、再次的意思。“过”即过错、错误。“贰过”意味着重复地犯同样类型或性质的错误,表明一个人在自我反思和改正错误方面的不足。

孔子通过对颜回“不迁怒”和“不贰过”这两个突出品质的阐述,为鲁哀公清晰地描绘了他心目中好学之人所应具备的重要特质。这不仅是对颜回个人的高度评价,也为后世树立了关于好学的明确标准和榜样形象。

二、深度思考,哲思翱翔

1. 好学的标准的深入探究

孔子所定义的好学,其内涵深邃且多元。真正的好学,绝非仅仅局限于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更在于将所学知识内化为个人的品质和行为准则。不迁怒这一品质,要求个体具备高度的情绪觉察和调控能力。当面临挫折或冲突时,能够冷静地分析自身情绪的来源,而非盲目地将怒火宣泄于他人。这种能力不仅体现了个人的修养,更是一种对他人尊重和关爱的表现。它使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保持和谐,避免因情绪失控而破坏关系。

不贰过,则反映了一种深刻的自我反思和成长意识。每次犯错后,能够诚实地面对自己的不足,深入剖析错误的根源,并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改正。这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和毅力。通过不贰过,个体能够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在人生道路上实现持续的进步。

综合来看,好学之人不仅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还能在情绪管理和自我改进方面表现出色。这种全方位的成长,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