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其他小说>论语新论传统经典的当代意> 第2章 孔子的谦逊睿思与学无止境——博学与专长的权衡之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章 孔子的谦逊睿思与学无止境——博学与专长的权衡之悟》(1 / 2)

原文: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解读:

一、原文释义,启迪智慧

达巷这个地方的人说:“孔子真伟大啊!学问广博,却没有因某一方面的专长而成名。”孔子听到这话,对他的弟子们说:“我要专长于哪一项呢?驾车呢?还是射箭呢?我还是选择驾车吧。”

首先,“达巷党人”,“达巷”是一个具体的地名。“党”在古代,五百家为一党,“党人”在此处指达巷这一地方的乡人。

“大哉孔子”,“大”这个字在此处饱含着伟大、崇高、令人尊崇之意,是一种极为强烈且满含敬意的称赞,生动地展现了达巷党人对孔子人格魅力和学识修养的极度敬仰之情。

“博学而无所成名”,“博学”意味着学识渊博、知识覆盖面广泛,涵盖了众多领域和学科的知识。“无所成名”并非表示孔子毫无成就或名声,而是指他没有因在某一个特定的、具体的技艺或专长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从而被广泛传颂和铭记。这里反映出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观念,即认为一个人的成名往往需要凭借在某一具体领域的显着专长。

孔子听到这样的评价后,通过与弟子的对话来回应。“执”,具有掌握、从事、专注于某项事务的含义。“御”指的是驾车的技能,在当时是一种颇为重要的技艺。“射”指射箭,同样是备受重视的技能。孔子说“吾执御矣”,选择驾车,这并非是从实际的技能难度或实用价值来判定驾车比射箭更为重要或优秀。而是以一种看似随性、实则蕴含深刻意旨的方式,来表达他对于专长和博学之间关系的独特见解与深沉思考。

深入剖析这段话,我们能够清晰且深入地领悟到孔子在面对他人评价时所流露出的那份从容、淡定,以及他对自身学问和价值的精准把控与深刻洞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