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斌根据射来的角度,大致判断出位置,唤来护卫向后方军队传递受袭的情况。
后方军队得令后上岸搜捕,可韩斌猜测必定一无所获,但现在是安全的,因为箭手不会傻等你来抓。
“铁木箭杆为的是在飞行过程中箭身不会抖动,老夫猜测是军中神箭手,可箭镞和箭羽又和军中制式不同。”李宪拿着箭端详,还向一旁的王五确认。
“小将观此箭不是军中之物,军中箭羽极少绑扎,因为废时废力,所以多数胶粘,也重没见过这种绑法。”
箭有些特别,三角型箭镞很像破甲锥,可箭脊又被磨平,还制成了螺旋型,与之呼应的箭羽也被绑成了螺旋型,这一切都是为了箭矢能在飞行中高速旋转。
“两位,箭手的目标似乎比箭手是谁更重要吧?”不得不提醒一下眼前的神探,他们的关注重点已经跑偏了。
“船舱里有三人,杀铁头是不可能的,李琮又未曾树敌,你是目标的可能性就很大了。”李宪把箭放下,面无表情:“再加上你的身手不俗,老夫就更关心箭手的出处。”
妈蛋!老子身手好就不用保护了吗?韩斌发现李宪和以前还是一样,国事和个人感情总是优先选国事,处理国事时,他就是一部冰冷的机器,就像当初面对维摩教围攻时一样,站在山坡上面无表情的看着韩斌等人厮杀。
在罗力事件后,李隆基加强了对军队的控制力,肃清一切政治背景不清晰的人。
所以李宪看见箭矢后,下意识先往军队想,认为军中被有心人渗透,比韩斌的个人安危还重要。
国家安全永远高于一切,韩斌想到这句话也就不好在多说什么,换做他可能也会这么选。
“你放心,人已经撒出去了,老夫也会加派人手保护你的。”
听到这话,韩斌心里暖暖的,知道这种安保等级很有限,却也是李宪能做到的极限了。
当然,如果能调来几个四、五重天的大内高手,韩斌会更感动。
“追风刺?”卢劲松拿着箭,嘀咕了一句。
“啥刺?你认得此物?”想起这家伙混迹江湖多年,见识过的奇门兵器必然不少。
“听说过,若真是此物,箭手未必是武道强者,普通射手也是可以办到的,因为与此箭配合的不是弓,而是弩。”
惯性思维害死人呀,自己是武者就觉得能杀自己的人,一定是比自己强的人,却忘了科技的力量。
南宋时期有一种神臂弩,据说其最大射程可达三百余步,按古人举足一次为跬,两次为步,换算过来大约七百至八百米。
唐军作战时,临敌一百五十步用弩,可见唐时制式弩的射程在三百米以上。
射程威力虽不及宋,但对付韩斌他们够用了,再加上卢劲松的推测,那就是改装后的弩,约莫百米的距离,也就进入了追风刺的有效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