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小说>大国实业> 第2180章 你倒是听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80章 你倒是听啊(2 / 2)

-----

“2002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的更晚一些。”

从年初开始,一整年满大街都在放这首歌。

李文军给董庆军的新年任务是,让这个机器人学会游泳和应付基本社交对话。

从容易实现的开始。

下第一场雪的时候,董庆军包得像个粽子蹲在室内的玻璃钢水池边,看机器人在里面游泳。

前面一直在提高机器人的灵活度和武力值,所以没有解锁游泳这个功能。

其实董庆军觉得很容易,把网上的游泳讲解教学视频放给机器人看,叫他学习就行。

真人学游泳都是从蛙泳开始。

机器人就没那么麻烦了,也不要搞那么花哨的蝶泳,就讲究个高效。

所以直接从泳速最快最省力的自由泳开始。

这个玻璃池之前一直用来测试潜水器之类的,所以足够大。

机器人下水后,按照教学录像,姿势标准的开始“游”。

董庆军他们看了三分钟,就觉得不对劲了。

说是游,其实是趴在池底按照自由泳的动作爬行.......

把玻璃地面磨得“嘎嘎”响。

等等,哪里不对呢?

太重了?

哦,人体的密度是0.95到1.05吨/m3,常温下水的密度1吨/m3,也就是说人密度跟水相近。

正常人只要不挣扎,身上没背重物,就能在水里浮起来。

可是机器人是不锈钢,钛合金,诸多材料合成,平均密度至少是水的两倍以上。

所以,浮不起来......

潜水艇为什么能浮起来,因为中间是空的,有空气。

把压仓的抛出来,整体的平均密度比水小就上浮了。

组员都问董庆军:“董厂长,怎么办?”

董庆军一脸高深:“给他背个救生圈。”

大家暗暗翻白眼:神经,要这样的话,还需要我们来设计?

再说背个救生圈阻力得多大?

董庆军对这个法子自我感觉良好。

就给机器人在后背装了一个暗格。

下水之前,那个暗格会打开,然后弹出一个高强塑料气囊,充满气,像个背漂一样绑在机器人身上。

机器人再次被放到玻璃水缸里面后,迅速地从这头,游到了那一头。

董庆军大受鼓舞,决定把机器人拿去河里试一下。

这个时候刚好是枯水期,小水坝前面的水清且缓。

派个小型无人潜水器全程跟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