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对于刘宝而言,三川河谷虽为中原之重,洛阳却非其都城之选。世人皆以为,洛阳八关环绕,固若金汤,实则不然。刘宝深知,洛阳虽险,却非长久之计。它虽地处中原,交通便利,但正因如此,也易成为四面受敌之地。真正的王者之都,应如龙跃深渊,既能蓄势待发,又能独善其身。
刘宝的选择,是对未来的深刻洞察,是对战略的独到见解。他深知,真正的征服,不在于一时的得失,而在于长远的布局。正如荀攸所言,深根固本,方能吞并天下。刘宝,正用他的智慧和勇气,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 在刘宝的眼中,那所谓的天险洛阳,不过是一座华丽伪装下的天然牢笼!想象一下,无论是从哪个方向,那看似固若金汤的防线,只需一日便能被踏平,直抵洛阳城下。这样的战略纵深,狭窄得仿佛是在邀请敌人前来一场速战速决的盛宴。难怪西汉初年的智者张良,会坚决反对将这座城池作为国家的心脏。
让我们回望那段辉煌的历史,当李世民挥师东进,灭掉王世充的战役中,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在洛阳周边的各个战略要点上攻坚克难。而一旦这些险要之地被唐军收入囊中,洛阳便如同一只被紧紧束缚的猎物,四周再无逃生之路。王世充即便手握重兵,也只能在城中坐以待毙,成了名副其实的瓮中之鳖。甚至前来救援的窦建德,也只能在虎牢关下望洋兴叹,最终被李世民以雷霆之势一举击溃。再看唐军河阳之溃后,李光弼巧妙弃洛阳而守河阳,这一招,无异于将史思明这位强敌,牢牢地锁在了这座无形的“天牢”之中,任由他摆布。洛阳这天险的虚假面纱,真是害人不浅啊!
那么,既然洛阳不宜为都,未来的都城又该选在何处呢?刘宝的心中,早已有了答案——长安!
在历史的长河中,关中这片土地,曾无数次地证明了自己的非凡地位。它是天下的第一重地,而这座重地的璀璨明珠,便是那古老而辉煌的长安城。长安四周,被渭河、泾河、洛河及其众多支流所滋养的平原所环绕,这便是着名的关中平原。这里,既是周族人的摇篮,也是秦国崛起的起点,更是我国最早开发的区域之一,沃野广袤,人烟稠密,生机勃勃。
八条蜿蜒的河流,如同忠诚的卫士,紧紧环绕着长安城,这便是古人所赞颂的“八水绕长安”。这些河流,不仅为长安提供了丰富的水源,更成为了天然的护城河,守护着这座古都的安宁。在秦与西汉年间,人们在这片土地上开凿了无数的水渠,使得长安的交通与防御体系,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