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洞房的红色,其实还有一段小插曲。原本的红色,是那种深沉的赤红,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哀愁,如同夕阳下的最后一抹余晖。但刘宝,这位时代的君主,却偏爱那明亮而热烈的大红色,认为它更能代表爱情的纯粹与热烈。于是,他毅然决然地将整个洞房的色调改为了他心中所愿的大红色,让这份喜悦更加鲜明,更加耀眼。
而黄月英,这位智慧与美貌并重的女子,却对红盖头有着别样的抵触。在这个时空,红盖头还未成为风俗,但刘宝为了尊重她的意愿,特地取消了这一环节。他知道,黄月英的美,不在于外表的浮华,而在于她那颗聪慧而善良的心。
正当两人沉浸在这份甜蜜之中时,一个侍女悄悄走进,欲将红烛熄灭,以遵循古老的礼仪。然而,刘宝却微笑着阻止了她:“不必了,这烛光下的月英,更显娇艳动人。”侍女闻言,嘴角不禁泛起一丝笑意,心中暗自嘀咕:这刘宝,果真是个情种,竟能在这平凡之中发现黄月英独特的美。
然而,在刘宝眼中,黄月英的美,是那样真实,那样动人。她的智慧,她的善良,她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微笑,都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了他的世界。他望着她,眼中满是深情与坚定,仿佛在说:“在这个世界上,你,就是我最美的风景。”
黄月英听着刘宝的话,脸上泛起一抹娇羞的红晕,她轻声说道:“夫君,还是把这些蜡烛拿走吧,这样明晃晃的,让人好害羞。”刘宝却大笑起来,声音中带着无尽的宠溺与幸福:“烛光下看美人,何尝不是一件乐事?更何况,在我心中,你比这烛光还要耀眼。”
这一刻,烛光、红烛、红帐、红衣,一切的一切,都仿佛在为他们的爱情加冕,让这份幸福,如同璀璨的烟火,绽放在这个美好的夜晚。 在朦胧的夜色中,刘宝与黄月英相对而坐,虽然目光无法穿透黑暗交织的帷幔,心灵却渴望那份直观的温度与共鸣。“月儿,你的身影在我心中勾勒出千万幅画卷,但我更渴望亲眼见证你的每一次笑靥,正如你期盼我的目光能温暖你的每一寸心房。这样,我们的心灵才能在这无声的世界里,真正实现交融。”
黄月英的脸上泛起了两朵红云,她轻声细语,带着一丝羞赧:“可是,夫君,这烛光摇曳,映照出的不仅是我们的身影,还有世间的规矩与眼光。若我们任由烛火长明,恐怕会引来闲言碎语,毕竟,礼教如山,不可轻易撼动。”
刘宝闻言,爽朗一笑,声音中带着几分不羁:“我刘宝行事,向来随心所欲,岂会畏首畏尾,让旁人的一点风吹草动左右了我的步伐?”
黄月英被逗乐,却也不失时机地抛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夫君若真如此无畏,那貂蝉之美,智勇双全,曾助你逃出生天,下邳城下,她的影子早已深深烙印在你心中;还有那严氏,尽管起初待你冷淡,如今却尽心尽力,管理钱粮,无一不精,她对你的忠诚,也是肉眼可见的。为何,你迟迟未曾给予她们一个名分?”
刘宝苦笑,眉宇间透露出一丝挣扎:“月儿,你知我并非全然的无畏者,在某些事情上,我确实有所顾虑。但你说得对,貂蝉与我风雨同舟,那份情谊,我岂能视而不见?至于严氏,她的转变,我也看在眼里,心中自然有数。她们二人,确实值得我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