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朝孟昉瞥了一眼,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宛如机器人一般冷静地开始介绍幕布上的内容。
“截至本月一号,全球总人口大约为四十二亿。过去三年内,已有四十亿人遭遇不幸,或是死亡,或是失踪。”
“而我国的人口数量在短短三年内,从十四亿急剧下降至目前的大约六亿,几乎拦腰斩断。”
“今年,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的总产量仅约为四亿吨,这一数字相较于去年和前年已有所回升,去年和前年的产量分别为三点七亿吨和三点二亿吨。然而,在雾灾爆发前的那一年,全球粮油总产量为二十九亿吨。”
“尽管全球石油产量达到了大约三十亿吨,但由于多数炼油厂处于停工状态,实际上能够提炼出来的汽油和柴油远不及此。同样地,煤炭产量约为六十亿吨,但由于运输等环节的诸多问题,真正能够投入使用的煤炭并不多。天然气的情况也与之相似......”
从这些数据中,史岩察觉到了一丝不寻常。为何粮食产量会如此急剧地下滑,仅为灾前产量的七分之一。而相比之下,矿产资源的生产所受到的影响却似乎没有那么严重?
“现代农业非常依赖工业化,这你应该明白。”孟昉似乎看出了他的疑惑,主动解释道,“但我要强调的是另一个方面。粮食的主要生产区域大多位于人口稠密的地区,相比之下,那些矿洞和油井则基本位于人迹罕至的地方,因此受到的灰雾影响相对较小。”
史岩咬了咬下唇,心中又是惊骇又是苦涩。原来,那个传闻是真的。
关于“人员越密集,灰雾越容易爆发”的说法,早就在研究所内部流传开来,但一直缺乏确凿的证据来证实。
如今孟昉这般解释,怕是已经有了确凿的证据坐实了这个传言。
“这三年来,全球气候愈发恶劣。特别是今年,气候状况堪称急剧恶化。在十月份,北纬三十四度地区的夜间气温已经骤降至零下二十度,而日间气温也仅维持在零下十度左右,更北的地区甚至遭遇了零下五六十度的极端严寒。如此一来,北方的大部分区域已经变得不太适合人类居住了。”
“根据海洋部门监测的数据以及国外提供的信息,仅在今年,全球海洋的平均温度已经下降了五度,并且这一下降趋势仍在持续。洋流和季风系统已经变得极为混乱,难以进行准确预测,这意味着地球的气候环境将进一步恶化。而这一切变化,很有可能都与灰雾有着密切的关联。”
“不仅如此,”孟昉打断了秘书的话,“浮游生物和珊瑚是对温度非常敏感的生物种类,海洋温度的急剧下降已经导致它们开始大规模灭绝。相应地,这种影响也会波及到其他海洋生物,使它们同样面临大灭绝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