亥时三刻,枢密院大殿中仍旧灯火通明,魏仁浦、王溥、李谷、窦仪四人既定下战略方向,剩下的业务就比较简单,只要处理好一些细节就可以了。
按照魏仁浦的设想,东门、西门、南门的禁军队伍中,各抽调五千人,其中一万人奔赴冀州,支援天德军节度使符彦卿,这样配合北方守军,总兵力就达到了四万左右,而五千人去支援晋州,这一部分兵力的“象征意义”更大,因为安国军、昭义军、建雄军三地节度使,在当地又一定规模的募兵。朝廷方面,以五千人支援可以表明态度。事实上,北汉刘钧是否敢侵犯大周,还是一个未知数。所以,即便是这五千禁军队伍,在支援的时候也选择了安国军(邢台地区),这样更靠近北部战线。
王溥、李谷、窦仪三人没有太大异议,唯一产生争执的点,是大军何时出发。
魏仁浦、王溥担心小符皇后责怪,认为枢密院要立刻签署公文,知会殿前都点检赵匡胤整顿军马,前往边境支援,越快越好。
李谷、窦仪则认为,史弘肇刚刚离开汴梁,他到驻地整顿兵马、前往北境的时间点,很可能会与赵匡胤重合,如此一来,两支大军狭路相行,不便于开战。尤其当下,大雪封路的情况下,粮草、辎重运输非常不方便,还是错开一点时间好。
四人在探讨大军何时出发,都没有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统领”的人选,都是赵匡胤!
不是他们想不到别人,而是当下,禁军高级军官当中,已经没人可用了。
张永德已经脱离禁军系统,得到了一个“检校太尉”的虚职,李重进被排挤出汴梁,远走淮南。
余者,包括韩通、李筠、曹彬、潘美等,能力与声望都没有能与赵匡胤相比的。
现代经济学原理阐明的最基本概念,就是“资源一旦高度集中就势必会产生垄断”,而垄断又必然导致独裁者出现。
军权就是一种资源,在不知不觉当中,后周的绝大部分军权都聚集到了赵匡胤手中,这其中,既有皇权赐予的,也有阴谋获取的,还有同僚参股的,最可怕的是,连一个国家位于管理中枢的重臣,都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
最终,李谷、窦仪做出了妥协,他们既不属于枢密院编制,也不属于后周中枢管理层,魏仁浦将他们拉进来,也只是为了孤立王朴,借机扩大自己在朝中的势力而已。没错,魏仁浦也是有私心的,虽然范质名义上是文臣集团的首领,可等到郭宗训登基,谁能够坐上左丞的位置,还不一定。
事不宜迟,魏仁浦以枢密院的名义签发军令,随后兵部跟进,位于西城顺天门外的禁军行营,很快就接到了开拔命令。
赵匡胤一直在等待开拔,等待带兵出城的机会,可看到军令之后,他又不着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