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无双立即回答:“正是。银部自行调拨,用了多少钱,都有明细记载。”
“然后呢?”
韩熙载说道:“户部保管之后,按月送往兵部,兵部派人送往瀚舟山,也有明确记录。”
李煜点点头:“如此说来,石蜜倒卖,要么是运往瀚舟山环节,要么运到之后,保管出了问题。”
终端腐败,无据可查,因为石蜜进一步研磨之后,会混入到火药材料中,具体加了多少,总不能分开了称重。
“贪污可恕,若是影响火药效果,罪无可赦。”
韩熙载、侯无双一激灵,又要跪下。
“没你们的事儿,起来。朕会让徐游、潘佑去查,不过,石蜜倒卖这件事儿,倒让朕有所启发。”
韩、侯二人面面相觑,皇帝,又要想什么坏点子了?
这次不是坏点子,是很严肃的一个话题,就是“战争红利”如何惠及百姓。
“侯卿,采办石蜜一事,不太好办吧?”
“陛下明鉴,从督促甘蔗种植,到收成加工,整个过程都是臣派人监督的。”
“这样不行啊——”李煜摇了摇头,“成本高,产量低,品质差。”
韩熙载很识趣地闭嘴了,户部只管资金问题,至于军事装备、物资的质量,那是兵部负责的,自己多说一句废话,就可能被卢俦弹劾。
“侯卿,你们商户做生意,货物总不至于自己准备吧!”
侯无双坦言:“陛下,商人是赚差价的,自然不从事生产。”
自古“重农抑商”,这也是根本原因,古代劳动力生产低下,怕的就是太多人不事生产,然而,从现代经济学的角度看,商业的正向引导,也是能够刺激生产的。
“南征之际,朕听朱令赟抱怨过,军器局提供的箭矢,很多不够坚固,箭簇偷工减料,简直是废箭。侯卿,若是你去采买,肯定会压价,对吗?”
侯无双答道:“陛下,臣不敢欺瞒,在商言商的话,不会压价,是压根不会买。”
“哦?”
“明知是废品,肯定卖不出去,压在手里就是赔本。”
李煜叹口气:“商人赔本,损失钱财,大唐赔本,国将不国。”
一转身,严肃地问韩熙载:“韩卿,朕若向民间采购武器辎重,你觉得如何?”
“民间采购?陛下,民间哪儿来的武器辎重。”
“欸,让老百姓去造,这很难理解?”
韩熙载感觉头晕,让老百姓造兵器,皇帝,你确定自己脑子没问题?别说刀剑箭矢,“私造甲胄,罪同谋反”,谁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