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模式王四兰倒是理解的很快。
她刚开始到稠州的时候也是这样。
工厂批给大批发商,大批发商在分发批给小贩。
然后她从小贩手里进货。
现在她出货量大,自然就能找源头工厂谈价格,不仅如此还能拿到更低的价格,还能拿到各种新品。
熟悉的人都知道, 二十世纪初的批发大厦是不卖零售的。
买十件二十件?人家都不带拿正眼瞧你的,那些几百几千件拿货的才是大客户。
建国路批发,建华路零售,两边泾渭分明。
地下通道那里卖衣服的更厉害,全部不讲价,爱拿拿不拿走,老板跟祖宗似得。
过年的时候老板跑的比逛街的都快,腊月28之前不把新衣服买好,基本就没人开门了。
后来因为网络购物的冲击,才开始卷价格,卷服务。
从建国路批发走的货品遍布凤城大大小小市场,从村庄集市到小卖店,还有骑自行车走街串巷售卖的东西,基本都是从建国路批发的。
而杭景书想做的,就是凤城小商品的批发源头。
现在市区就这独一份,等再过一段时间,估计就该有人也跟风做生意了。
与其培养竞争对手,不如培养进货商。
一开始大厦需要招商,这时候的摊费的都有政策扶持,一年的租金甚至不到1000块钱。
这种羊毛必须得薅啊。
王四兰在看完摊位的第二天就去签了合同。
宽5米的摊位正对着大门口,前面放柜台,后面再打几个大柜子就齐活。
这个位置是一层最显眼的好位置。
幸亏王四兰下手早,不然这位置还真没准怎么回事。
合同一签就是5年,期间每年租金的涨幅不得超过20%,而且王四兰有优先续租权。
杭景书也跟着王四兰去了一趟稠州,那边的发展明显比凤城更快。
曾经乱糟糟的小商品批发市场,现在已经搬到了6层小楼里面。
摊位明显更多,售卖的品类也越来越全了。
王四兰只带闺女逛了逛,然后后直接杀到工厂去谈价格。
一分两分的钱也一步不让!
王四兰财大气粗,说话还斩钉截铁,不知道内情的还以为她是多大的老板。
临行前王四兰特意带闺女到刘康媛那置办行头。
虽然夏天的衣服以连衣裙居多,但稠州工厂的老板多精啊,你身上穿的是哪里货,他们一眼就能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