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月阴有些如芒在背。他望向窗外,他们几人也不约而同看向天空。
今天……会下雨吗?
第一二节都是高阶数论,因为前不久才刚刚考试,数论老师正讲解此次的试卷。
不过这和韩月阴没有什么太大关系,数论这东西,对他来说不算太难。
既然是考试难免避不开讨论成绩,韩月阴班的数论老师,刘老师大致总结了一下,无非就是那个班数论最好,那个班的高分多。还说了说考试范围及参考书上哪里有类似题目,还有就是班上同学在每题的丢失分情况。最后再痛心疾首地进行一次耳朵已经听出茧子的劝学,才开始讲解试卷。
可惜这些话是个学生都听腻了,倒也不是他们不想学,作为华耀第一学院的学生,他们的起点足够高,但是数论这东西还是得看理解。
同样的定理有些人一遍就能融会贯通,有些人一个学期下来可能都记不住定理名字,更别谈运用了。就好比现在班上的人几乎都是一副苦大仇深脸,眼睛里透出一种疲倦和空洞,是真的不知道怎么学了。
“这个时候应该用什么定理知道吧?”
“嗯……”
“德尔塔抓轴定理对不对?”
“对……”
“最后再进行什么?路希代换来了不就是。”
“是……”
“都会了没有,会了就下一题。”
“哦……”
“我就搞不懂了这不是都会吗?还要错。”
“唉……”
(定理什么的都是瞎编的,瞎编的!!!)
讲台下不时响起长叹。这种明显只是应付老师的回答一直存在于课堂。
老师为了赶课程进度往往忽视了学生究竟有没有理解课程,而学生为了让老师尽快结束课程都以肯定式答复进行敷衍。大多数情况下课堂上老师和学生都是零交流,何况现在是新的纪元,老师逐渐已不是课堂的主要角色,有太多的智能科技可以取代老师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