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校出来后,许浪看着孩子充满期待的眼神,心中暗暗发誓,无论多么辛苦,都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回到家,许浪更加努力地工作,每天早出晚归。他接了更多的活儿,哪怕再累,只要想到孩子的未来,他就觉得浑身充满了劲儿。
梅梅也没闲着,她在家里操持家务的同时,还开始做起了手工活,希望能多赚点钱补贴家用。
日子虽然过得辛苦,但夫妻俩为了孩子的教育,心中充满了希望。他们知道,只要一家人齐心协力,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
接下来的日子,梁梅和许浪仿佛肩负着一项神圣而艰巨的使命,只要一碰到熟人,就会迫不及待地询问关于学校的情况。
在村里的老槐树下,几个妇女正围坐在一起,一边纳着鞋底,一边闲聊着家长里短。梁梅面带微笑,脚步匆匆地凑过去问道:“嫂子们,你们说咱这附近哪个学校适合孩子读书啊?”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渴望。
“听说镇中心小学不错,教学设施比以前先进了不少,老师也挺负责的。”一位大嫂停下手中的活计,抬起头说道。
另一位妇女却轻轻摇摇头,发表了不同的看法:“我觉得还是县城里的实验小学好,每年都有不少孩子考上好中学。”
梁梅认真地听着,眼神专注,把这些信息一字一句地默默记在心里,生怕遗漏了任何一个关键的细节。
许浪也没闲着,他在部队里利用休息的时间,跟战友们交流着:“兄弟们,我家嘉宇要上学了,你们知道哪个学校靠谱不?”他的表情严肃而认真。
“许浪,要我说还是实验小学,我亲戚家孩子就在那读,说老师教学方法好,孩子进步快。”一个战友热情地建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