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浪笑着说:“传说中,有一个农夫牵着一头牛去耕地,走到路边的时候,牛突然停下来不肯走了,农夫发现牛是被一种漂亮的小花吸引住了,后来人们就把这种花叫做牵牛花啦。”孩子们听了,都觉得这个传说很有意思。
他们继续往前走,来到了一片树林里。树林里的树木郁郁葱葱,各种各样的树木让人眼花缭乱。梁梅指着一棵高大的树木说:“这是杨树,它是一种常见的落叶乔木。杨树的树干笔直,树皮光滑,叶子呈心形。它的生长速度很快,适应性也很强,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种植。”
孩子们围着杨树转杨树圈,感受着它的高大和挺拔。小女儿问道:“杨树的叶子为什么会在秋天变黄掉落呢?”
梁梅回答说:“这是因为秋天天气变凉,树木为了减少水分蒸发和养分消耗,会把叶子里的叶绿素分解掉,叶子就会变黄掉落。这是树木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哦。”
在树林里,他们还发现了一些松树。松树的叶子细长,像针一样,四季常青。许浪告诉孩子们:“松树是一种常绿乔木,它的叶子有很强的耐旱能力,所以即使在寒冷的冬天,它也能保持绿色。松树的果实叫松果,里面有松子,是一种很美味的食物哦。”
孩子们对松果很感兴趣,纷纷捡起地上的松果观察起来。大儿子发现松果的鳞片是一层一层的,他问:“爸爸,这些鳞片有什么用呢?”
许浪说:“这些鳞片可以保护松果里面的种子,当松果成松果,鳞片会张开,里面的松子就会掉出来,落到地上,来年就有可能长出新的松树哦。”
除了树木,他们还在树林里发现了许多低矮的灌木和草本植物。有一种灌木上长着许多红色的小果子,看起来非常诱人。梁梅提醒孩子们:“这种果子虽然看起来很漂亮,但有些可能是有毒的,我们不能随便吃哦。在野外,不认识的植物千万不要轻易尝试。”
他们还看到了一些蕨类植物,这些植物的叶子形状奇特,像一把把小扇子。梁梅告诉孩子们:“蕨类植蕨类植物比较古老的植物类群,它们在地球上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蕨类植物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通常生长在树林里或者河边。”
在科普的过程中,梁梅和许浪不仅给孩子们介绍了植物的名称、特点和生长习性,还让他们观察植物的形态、颜色、纹理等细节,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好奇心。孩子们也积极地提出问题,参与讨论,对植物世界充满了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