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可颂面包则更加困难。没有黄油是最大的难题,梁梅经过深思熟虑,决定用自家熬制的猪油代替。她将猪油和面粉混合,加入适量的水和酵母,开始揉面。可颂面包需要将面团反复折叠擀制,形成层次。梁梅小心翼翼地操作着,尽管过程有些艰辛,但她始终没有放弃。经过多次尝试,终于烤出了外皮酥脆、层次分明的“可颂面包”。那股香气弥漫在整个屋子里,让许浪和梁梅都感到无比满足。
随着对外国美食制作的深入,他们又开始尝试制作日本寿司。在那个年代,海苔是极其罕见的食材,梁梅就用自家晒制的干菜叶代替。米饭则选用了自家种的优质大米,煮得软糯适中。她将米饭铺在干菜叶上,加入一些腌制的萝卜条和从河里捞来的小鱼干,然后卷起来,切成小段。虽然外观和正宗寿司有些差别,但这种独特的“寿司”却有着别样的风味,充满了田园生活的气息。
除了制作美食,了解不同国家的饮食文化也是这次活动的重要内容。梁梅和许浪通过各种途径去收集信息。他们向村里的老教师请教,老教师曾经在大城市里见过一些外国人,知道一些关于外国饮食的皮毛。从老教师那里,他们了解到,在西方国家,用餐有着严格的礼仪。比如在法国,人们用餐时要使用不同的餐具,餐具的摆放和使用顺序都有讲究。刀叉的使用方法也有特定的规范,这让梁梅和许浪感到十分新奇。
他们还从一位偶尔路过小镇的旅行者那里得知,在日本,饮食文化和他们的传统文化紧密相连。日本料理注重食材的原汁原味,追求自然之美。寿司、刺身等食物的制作都体现了这种理念。而且在日本的家庭中,用餐前人们会说“いただきます”(我开动了),表达对食物的尊重。这些文化细节让梁梅和许浪对日本饮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为了更好地体验外国饮食文化,梁梅和许浪决定在家里模拟外国的用餐环境。他们把家里的小餐桌收拾干净,铺上一块从城里买回来的花布,当作桌布。按照从书上看到的西餐用餐礼仪,摆放上简单的餐具。许浪还特地制作了一些简易的餐牌,写上菜品的名称和一些简单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