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野鸭子一起炖了。
“小姑姑, 鸭子好吃。”
能不好吃吗?
炖了一个多小时,而且加了酸萝卜。
“这鸭子挺肥的。”
赵云舒看向赵建平,“大哥,等一下一起去,你去河里捡?”
河里去捡?
“妮妮,你怎么弄回来的?”
“在芦苇荡里等半天,才等到他们上岸。”
“不是还有鱼,晚上吃鱼,外面太阳大,中暑了怎么办?”
没有人敢顶嘴,除了赵云舒。
“奶,晚上吃酸菜鱼。”
赵奶奶瞬间表演了变脸,“吃,刺多,让你妈给你做鱼丸子。”
鱼丸?
家里女同志也知道,因为赵云舒要喂奶的关系,不能吃太辣。
“做鱼丸太麻烦了,酸菜鱼就行。”
如今钓的鱼,不适合做鱼丸。
太多刺了。
“今年又有新知青来。”赵大队长长叹一口气。
知青院那边又要挤了。
“怎么又来知青,知青院那边都十几个知青了。”
赵奶奶对于那些知青,没有多少好感,干活不行。
“爸,是公社那边分的知青吗?”
赵大队长轻点头,“公社那边分的。”
“这几年,我们大队怎么年年都有知青来?”
这个赵大队长还真的不知道。
去年有罗知青,让他们喂养的鱼和猪都喂肥了不少,也给大队带来增产。
粮食也增产,才能让大队这两年的小日子过得不错。
今年还有藕塘,又能给大队增收。
如今公社书记,与妮妮他们认识,而且也是一个办事实的书记。
“过两天,我带着大队社员,把知青院扩建一下。”
不然来的新知青,怎么住得下?
哪怕几人挤挤,明年呢?
干脆扩建一下。
如今不少社员都会做一些泥胚,特别是在这夏天。
隔天赵大队长就带着人去知青院扩建一下。
这让知青院的知青,微微有一些酸涩。
这新知青还没有来,大队长就带着人扩建房子。
人多,两天就扩建好了。
这刚扩建好,就下暴雨了。
以为下两天,就停雨了,可下了三天 。
“爸.....”
“没事,如今稻谷杨花......”
担心今年收成会受灾。
可抵抗不了这自然现象。
幸好在第四天一早上雨才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