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玄幻小说>不如全民躺平> 第200章 如何文以载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0章 如何文以载道(2 / 2)

但是你看风君子的作品,显然不是提前构建好的体系。而是推演出来的体系,除了给了一个起始和一个结局,中间全都是推演。怎么说呢,整个过程就像创世神在创造世界的过程。所以才被评价为文以载道。”

小白这番话像是解释给自己听一般,其他人听起来,就感觉稍微有些绕了。

也没理会其他人的反应,小白继续分析起来,“可以说他这个人的写书创作过程,更像是他自己在悟道的一个过程。所以他的作品对读者有一定的要求,有一定的阅读门槛。古人创作其实大概也是这么个过程,比方说老庄他们,可能当一部作品创作完毕,也是把自己生平所学整理成了思想体系,等作品创造完成,他们自身也就得道了。”

老虎抓了抓头皮,“川哥,你这说的也太过玄乎了,写个书都能得道?”

小白笑了笑,“像现代世人来说,写书自然很难得道。但是以我说的这种方式自然不同,你想啊,我们作为灵魂用户都是来到人家喂数据的。喂数据的方式本身就是通过经历,来完成。但是很多经历,不一定非要亲自去经历。

给你打个比方,比方说我们都知道润公语录,那是一本屠龙秘籍。那个语录,就是润公生平在经历一些事情的过程中,身边的人记录下来,以及他自己写的一些日记等等。通过润公这一生走完,我们能够看到,最后的天生异象,说明润公修道有成。当然,也有可能他本身就是大神下凡。

而孔孟之道,也都是一些师生之间的对话。他们到最后成了圣人,留下的着作,也是一生的经历和道理总结。

还有老子写道德经的时候,相信也是整理自己思想的过程,一边思考,一边整理成文字。甚至过程中还要推演,所以看上去似乎有些啰嗦,明明这个观点前面讲过,后面又会提到。就是在推演的过程中好像想通了前面还没想通的过程。就像我给你们回答问题,很多时候一个问题以前回答过,后来又会想到这个问题的最新突破点。

所以回到我身上,其实原本我也不一定懂得很多道理。都是因为每天和你们的相处,以及学生们,科研专家们遇到各种问题对我提问,然后我才会有机会对那些问题进行思考。久而久之,形成一些成体系的思想观点。

那么写书其实用这样一个过程,设定一个初始剧情和初始观点,再设一个最终结局,中间用这种推演的方式,就像亲身经历一般,会遇到各种原本没有设想到的问题。然后再一个一个去想方设法解决。最终形成了成体系的思想观点。就像庄子那部作品一样。那么如果解决的问题足够多,产生的思想观点足够成熟,作者最终得道也并不奇怪。”

老虎眯着眼思索着表白表达的内容,“就是说写书的作者,通过写作过程,模拟人生经历。就像真的亲身经历一般,把自己所有的认知所学应用进去,一本书写完就像经历了一生。就像人生结束一样数据喂给灵魂意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