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铮知道,现阶段的首要任务是将鬼子赶出去,还华夏一片安宁。他对原国府的军队战斗力并非十分了解,因此暂时没有打算立即整编。不过,他对新四军和第十八路集团军的编制比较熟悉,于是决定先从这两支部队着手进行整顿。他直接将第十八路集团军和新四军进行整合,选拔出那些适合参加正规军的干部战士,将他们并入自卫军的第一旅、第二旅和第三旅,充实这些部队的力量。而其他不符合年轻化和知识化要求的干部战士,则转为地方武装和地方干部,其中有部分人员直接进行技术培训,为未来华夏的经济建设储备人才。
对于原国府的部队,刘铮采取了谨慎的态度,一律冻结其人事变动,明确规定不得提拔任何干部。他计划待将鬼子全部赶出陆地后,再对这些部队进行系统的编组和改造。这样既能避免在战争期间因军队改编而引发混乱,又能确保在合适的时机对军队进行优化整合,提升整体战斗力。
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最大优势就在于,这些军人基本都能识别一千个以上的文字,这使得他们在接受新知识、新技能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他们非常适合进入工厂工作,能够迅速掌握生产技术,为工业发展贡献力量。同时,他们还可以担任民兵的教官,将自己的军事知识和战斗经验传授给更多的人,提升地方武装的素质。此外,在成立地方警察队伍时,也需要这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员去充实,以确保地方治安的稳定与有序。
因为有两个兵工厂的大力支持,以及刘铮先进训练方式的带动,新四军和八路军士兵的个人素质都非常高。然而,在任何军队中,人的能力都存在差异。有些领导只是勉为其难地担任部队主职,他们的领导能力和军事素养有限,这对部队战斗力的发挥造成了很大的阻碍。所以,经过整编后,刘铮准备将第一旅、第二旅和第三旅各扩充为十个步兵团、两个炮兵团、一个坦克团和一个高炮团。通过这样的扩充与优化,进一步提升部队的作战能力,使其成为驱逐日寇、保卫华夏的钢铁长城。
在华夏共和国的军队整编与建设进程中,两万经过整合筛选下来的军人,投身加入了捕鱼队。他们告别了熟悉的军旅生涯,带着军人的纪律性与坚韧不拔的精神,投身到渔业生产之中。这些军人的加入,为捕鱼队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秩序,他们将在广袤的海洋上,运用所学的协作技巧与坚韧意志,助力渔业的蓬勃发展,为保障国家的食物供应与经济稳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