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斯接到刘铮的安排后,不敢有丝毫懈怠,立刻动用投资公司的所有力量去购买海运船舶。他深知刘铮这一系列决策背后有着深远的谋划,自己必须全力以赴才行。
在公司的办公室里,杰斯召集了手下的得力助手们,神情严肃地说道:“各位,这次刘司令交代的任务至关重要,咱们得把每一个环节都落实好。按照刘司令发过来的采购明细,不仅要购买船舶,机器设备、零配件和原材料也都得大量购入,而且买多少船舶,就得运走多少物资,这可容不得半点马虎啊。”
助手们纷纷点头,其中一个问道:“杰斯先生,那船员的事儿怎么解决呀?咱们这突然要这么多船,船员数量怕是不够吧。” 杰斯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道:“这你们不用担心,船员都是原来公司现成的,咱们打个招呼就行。你们还别小瞧了咱们公司的影响力,这些船员一得知是咱们杰斯的公司购买的船,那可都是高兴得不行,争着要来应聘呢。在他们那个行业里呀,现在的米国,只有咱们杰斯的航运公司可以正常运营,这可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儿。咱们公司还有百分之十的风险保障金,还为船员购买战争保险,这在其他船运公司那可是想都不敢想的福利呀,所以不愁没人来。”
助手们听了,都露出钦佩的神色,对接下来的任务也更有信心了。
就这样,杰斯开始大肆采购船舶,一开始,那些船舶的价格低得惊人,只需要原价的四分之一就能拿下,可随着采购数量的增多,价格也慢慢涨了起来,最后甚至到了原价的百分之八十,不过杰斯可顾不了那么多,只要能把物资顺利运走,多花点钱也值得啊。就这样,前前后后竟购买了二千多艘海运船舶呢。而这大规模的采购设备、零件和原材料的行为,也像是给整个米国的机械和原材料企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原本因为战争略显萧条的企业,一下子到处都显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态势,工人们重新忙碌起来,工厂里的机器轰鸣声也越发响亮了。
另一边,刘铮坐在自己的司令部里,正和几位将领讨论着武器弹药的事儿呢。一位将领有些疑惑地问道:“刘司令,您为啥要把腐国殖民地澳国的那些武器弹药都卖出去呀,那好歹也是资源啊,就这么卖了,多可惜呀。”
刘铮笑了笑,站起身来,走到地图前,指着上面的海岸线说道:“你们看啊,那些武器基本上都是过时的玩意儿了,弹药也快过期了,就拿那些海防用的岸炮来说吧,几乎就是个架子货呀。假如敌人的军舰炮弹轰到岸上了,就凭那些岸炮,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啊。咱们现在的作战思路是什么?那是要拒敌于百里、千里之外呀,怎么可能让他们打到家门口呢?真要是都打到家门口了,你和他们对轰也没什么用啊,人家那是集中进攻,咱们要是全线防守,就凭那几门岸炮,纯粹就是个花架子,一点用处都没有,还不如把它们换成更有用的东西呢。”
将领们听了刘铮的解释,这才恍然大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