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越高,微观粒子运动越快。
反之温度越低,微观粒子运动的越慢,甚至完全禁止。
当然,一个微观粒子运动的足够快,哪怕接近光束,也不能描述为温度。
温度描述物体内部粒子运动的平均值。
温度上升的过程,可以理解为物体本身的微观粒子运动加快。
而之所以加快,自然是受到外力干扰。
比如,中子轰击。
眼前的核心反应炉,之所以能承受住上升的温度,没有立刻融化掉,便是科学家在反应炉内壁增加可以吸附、吸收中子的材料,内壁受到的破坏就变小了。
这其中如何控制中子运动,便是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工作。
生活中,流淌的溪流,水面荡起圈圈回旋波纹,称作涡流。
等离子体也是一样。
高温高压下,其流动速度远超想象,如果磁场约束不够,边缘粒子流就会离散,形成涡流向外扩散,对内壁破坏相当严重。
苏想所在的研究所工作,便是想办法控制这些涡流,使之尽量收敛,约束在磁场中。
这就需要大量数学计算,模拟并设计一套控制模型,再组装超导模块,形成相应的磁场形状。
聚变反应开始后,反应炉温度快速上升,超导材料性能受到影响,进而导致磁场变化,模型变形,最后等离子体失控破坏内壁,损失能量,无法维持反应所需环境,并最终反应终止。
当然,这方面可以力大砖飞,设计多套超导系统,或根据材料变化调整电流等微操。
而以上这些,因为材料领域不足带来的困难,大半落到了等离子体模型上。
故而苏想所在的研究所压力非常大。
电影电视剧里,常常看到用玻璃罩子罩着的反应室,里面是幽蓝色光弧,以展示科技感。
那东西如果真实存在,
并不是通明玻璃承受了超高温,而是磁场的完美约束。
两人在幕墙内部转了圈,苏想介绍各种设备原理,大大满足了李前的好奇心。
最后15分钟,所有人撤出幕墙。
“不会爆炸吧……”
李前听到有人低声询问,嗓音轻颤,刚才听到讲解员提到高温高压,上亿度,反应原理还跟终极武器一样,不免让人害怕。
“放心,不会爆炸的,出现任何问题都只会反应终止。”
一名研究员苦笑着解释。
最后十几分钟,幕墙关闭,所有人站在外面,全场寂静中只有一道陌生但沉稳的男低音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