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尉下方设置两名校尉,也是宗师,校尉下方设置五位军侯,每位军侯统领千人,再往下则是司马,统管五百人,接着是百将,什长。
和之前镇北军的设置相差不大,很多职位还是以前的将领担任。
萧逸尘也算是第一次全面了解镇北军,说实话宗师真的少,连20个都不到。
大宗师更不用说了,除开林雄一个没有。
林雄是镇北军统帅,自然不会到他麾下。
这么一对比,也显出了匈奴的强大,匈奴各部落的族长基本上都是宗师,大宗师更是有十多个。
萧家四代能挡住匈奴这么多年,确实不容易。
这些军团名号一出来,顿时让这些镇北军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以前他们在镇北军的称号是以天干地支来命名,听起来没有这么高大上。
而现在这些称号,让他们有种荣誉和使命感。
萧逸尘并没有将这些镇北军带去忠勇城,而是让他们先留在五原城。
忠勇城是个小城池,驻扎不下这么多军队,萧逸尘准备让人在城外修建军营,等军营修好了,再让六大军团过去。
留在五原城的军队则是进行训练。
他们的称号可都是华夏最出名的军团,萧逸尘既然给他们取了这样的名称,自然也要有相应的实力。
否则就不配拥有这样的称号。
……
忠勇城。
随着匈奴的退走,之前在忠勇城内的商贾也都逐渐回来,而且来的商贾比之前还多。
这些商贾背后都是并州的世家,并不单单是商贾的身份,每一个人背后都有势力。
忠勇城虽然是并州和大漠接壤最近的地方,但也是和匈奴最大的贸易场所。
双方虽然交战,但基本上都在冬天要来临时,春夏秋三季,虽然匈奴有些小骚扰,但总体来说还算和平。
匈奴行商会到并州来进货拉回草原贩卖,并州的商贾也会去草原进货。
匈奴的马匹,牛羊,以及皮毛制品都很受并州这边的欢迎。
当然这些商贾从忠勇城出去,除了和匈奴交易外,还有一条发财的路,那就是去西域。
从西凉过玉门关后便是西域各小国。
当然现在西域各小国都在契丹的铁蹄下逐渐合并,但这不妨碍贸易。
原本从西凉过去和西域贸易是最方便也是最安全的。
可惜西凉王抽成太重,每一个去西域贸易的商贾,都要交一半的钱给他,这谁受得了。
况且现在西凉立国,已经不准大梁的商贾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