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玖不理许氏,一个劲地缠着姜稚月“嫂子嫂子,咱们现在做吧。”
“那也得先泡点米,再去隔壁磨成米浆才行啊。”姜稚月摸着小玖脑袋说着。
这个时代主要食物还是以面食为主,磨米浆的少,但也不是没有。
姜稚月将米泡了半个时辰,吃了午饭后,许氏就提着一个桶和泡好的米出去磨米浆。小玖和程儿跟屁虫似的,也跟着去了,逢人问到,小玖就嘚吧嘚吧跟人说她嫂子要给她做凉的甜汤吃。
于是,凉虾还未做出来,住的近的邻居都知道了姜稚月正在弄新吃食。若说此前时家食肆卖包子,大家还只是感慨时家娶回来的新媳妇做的好吃,余下的因为离得近,便也没啥感觉了。
但自从十里香坊开业之后,附近的邻居和经常来他们家买包子的客人,都知道了那时家娘子做的点心竟也如此好吃,再不说还有现在经常在商记杂货铺断货的辣椒油也是她的主意呢。
所以,这会儿一听说姜稚月要做什么新鲜吃食,那些个在外面纳凉的,闲的磕牙的,全部都围了上来,纷纷询问许氏到底是什么新鲜玩意儿。
许氏无奈,只能与人解释,说就是个解暑的一个甜汤罢了。若是做好了,这几日早上包子铺就会供应,反复说了几次后,这些人才散去。
等到提着桶回到家,许氏擦了擦脑门上的虚汗,对着姜稚月说道“你这可算是出名了,巷子里那些个婆娘现在见天儿的问起你。”
“问我做什么?”姜稚月本身就不爱出门,所以也不知道外面的议论。
许氏笑道“问你身边还有没有年龄正当好的姐妹,一群家里有儿子,没成亲的,想找个像你这么能干的呢。”
姜稚月听完只能无奈笑了。
蒋嫂在一旁说道“我这儿前几天还听到一件事呢,就是十巷子的那个老太太。以前家里也是个富人家,说是媒婆给她大孙子相看了个姑娘,见面就问人家姑娘会做包子不,会做点心不,问得人家姑娘都傻眼了。”
姜稚月闻言,目瞪口呆。许氏被她的表情逗得哈哈大笑。
蒋嫂还在一旁又说“反正啊,最近这巷子里找媳妇都说要找跟时娘子看齐的,能不能靠着厨艺发家致富姑且不说,就凭她嫁过来几个月,时郎连中两小元,就能看出这媳妇是个旺夫的命。”
姜稚月听到这些话,尴尬到不行,脸都臊红了。偏生蒋嫂和许氏越说越开心,最后她只能无奈地装鸵鸟,当做没听见,也算是锻炼自己的脸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