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张继有《枫桥夜泊》,就像白居易有《长恨歌》一样,这就足够了。凭借这首“枫桥夜泊”,张继足以笑看中唐诗坛,稳稳占一席之地。
千百年后,当你再游姑苏城,当地的导游一定会向你介绍寒山寺,讲起张继夜泊的故事,还会卖个关子问,大家知道“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的“江枫”指的是什么吗?
如果你回答“是江边的枫树”,导游会微笑着摇头,然后娓娓道来……
在苏州人眼里,假设你真不知道《枫桥夜泊》这首诗,你都不大好意思站在苏州河畔去回顾历史。
然而、然而,这首诗的争议还是很大的,当地人也未必讲得清楚。
03.
耕夫召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这首《阊门即事》也是张继流寓苏州时所作,阊(chānɡ)门在苏州城西,古代为迎送之地,通往虎丘方向。唐伯虎也曾借此题作过诗:
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更擅雄。
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
五更市卖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
若使画师描作画,画师应道画难工。
阊门外有一座桥,叫“封桥”,与江村桥相望,后来因张继这首《枫桥夜泊》,“封桥”易名为“枫桥”,因此有学者说,诗中“江枫”应为这两座桥。
但是笔者认为这种解释很奇怪,首先“枫桥”是因诗改名,这并非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而是逻辑思维,若“江枫”为桥,岂不是本末倒置。
当地导游之所以认为“江枫”为桥,目的也是为了推销景点。
况且,时值深秋“霜满天”,飒飒枫叶与江中渔火不是更般配更有意境吗?
尤其是,张继初到此地,或许未必知道这两座桥的名字。
除此之外,“寒山寺”与“夜半钟声”也是疑点。据载,寒山寺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始建于南朝梁代,可又有学者说,“寒山寺”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
“寒山”在诗歌方面,师承王梵志,都是“白话诗人”,而“拾得”则为塔院住持,寒山算客,所以用他的名字命名塔院的可能性不大,大多也是和“江枫”一样,为后人附会,以映衬《枫桥夜泊》这首诗。
另,“霜满天”与“寒山寺”对仗,寒山泛指群山比较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