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第一次上战场,就盯上了匈奴人祭天圣地,而且还是大胆地奔袭数百里,深入匈奴腹地,打完立即撤回。
这场突袭战,实际上就是一种战法创新。
汉朝以往对付匈奴,主要是依托长城进行防御,军队以步兵为主,因此十分被动。
而卫青初出茅庐,就想到了奇袭的作战思路,而且他把作战目标放在了龙城,这背后涉及到周密的情报工作。
为什么要选择龙城作为突袭对象?龙城当时的兵力配置如何,汉军如果奔袭过去的话,沿途是否会遭遇匈奴主力拦截?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情报支撑的。
还有,卫青有明确的作战目标,即,奇袭龙城。
但其他三路似乎没有明确的指向性目标,至少史书上没有记载他们有过任何指定的打击目标。
当时汉武帝也没有给四路将领下达具体打击目标,而是让他们自由发挥,出了长城以后,就自由寻找匈奴目标进行攻击。
其他三人如果没有明确打击目标的情况下,加上以前他们的作战方式都是依托长城防御,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主动出长城寻找匈奴作战的经验,这种情况下,三路将领出了长城,估计就像没头的苍蝇一样四处乱转。
唯独只有卫青能够在战前确定自己的进攻目标,并且果断地采取行动,以奇袭这种出人意料的新型作战方式,一举打了匈奴一个措手不及。
这一战,卫青第一次验证了长途奔袭这种作战方式,这对日后的汉军战法起到了关键作用。
可见,卫青在周密的情报工作上下了很多功夫,而且眼光极其精准,一出手就给了匈奴人一个下马威。
再来看河南之战。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派将军李息从代郡出击匈奴,卫青从云中出击匈奴。
这一战,卫青采取了声东击西、迂回侧击的作战思路。
他的真实战略意图实际上是收复整个河套地区,要收复整个河套地区,就必须灭了盘踞在这里的白羊王、楼烦王。
但是为了保证能一击成功,他必须迷惑敌人。
白羊王、楼烦王所部盘踞的位置处于云中郡的西南方向,卫青为了迷惑敌人,也为了切断白羊王、楼烦王与匈奴王庭的联系,率军向西迂回到匈奴后方腹地,随即突袭高阙这个军事要地。
此时,卫青实际上已经实现了第一步的目标。
一方面,攻占了高阙,意味着切断了白羊王、楼烦王与匈奴王庭的联系,那么接下来汉军收拾这俩匈奴王的时候,匈奴王庭无法提供支援。
另一方面,这场军事行动迷惑了白羊王、楼烦王,卫青所部是向西进攻的,白羊王、楼烦王的位置是云中郡的西南,从行军方向来看,根本看不出卫青有想要攻击他们的意图。
然而,就在白羊王、楼烦王放松警惕时,卫青前脚攻占高阙,连休息都没有,直接立即调转方向,迅速向南迂回奔袭,从西侧突袭了白羊王、楼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