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安看向远方,深情道:“好想留在这里,不想走了。”武连深吸一口气,喜道:“我也是,如此神仙境界,天下人间,无出其右。”
费无极笑道:“好,你们留下,为师马不停蹄赶回东京,有段王照顾,你们不必想家。此处青山绿水,妙不可言,你们留下来也是极好。”
武连笑道:“不行,还要回东京去。”普安纳闷道:“为什么?”武连对普安耳语道:“功劳不能让子午和余下抢了去。”普安笑了笑。
费无极轻轻摇摇头,叹道:“如若有机会,你们再来也不迟,快走。”众人便返回段和誉处,来不及接受段和誉的设宴款待,众人恋恋不舍离开大理国,马不停蹄赶往东京去了。一路上快马加鞭,连夜急行,好生了得。
次日路过永州,众人停了下来,已是黄昏时分。那竹林幽幽,无出其右。杂草丛生,水光山色,自是绝美。可惜世人皆知,此地乃深山野林之地,时有野兽出没。密林深处,有许多神出鬼没的毒蛇。
费无极叹道:“大唐柳宗元的文章《捕蛇者说》 ,你们可读过?”普安道:“我记忆犹新。”随即吟诵道: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
武连道:“这篇文章,我只记得一句话,叫做‘孔子曰,苟政猛于虎也。’这毒蛇之毒,可刮骨疗伤。但这臭名昭着的‘花石纲’之毒,不知何人去治疗呢?”费无极听了这话,悲从心来,没想到武连有如此见识,心中颇为欣慰。
普安摇摇头,乐个不住。武连接着说道:“我看这‘杀三虫’很有趣,我大宋有三虫,其一,是蔡京。其二,叫童贯。其三,乃朱勔。”
费无极点了点头,笑道:“为师倒想写篇文章,叫做《杀三虫》 ,可惜没那文笔,也写不出来。自古以来,黎民百姓无不痛恨那吃人不吐骨头的‘大虫’。”
普安若有所思,缓缓道:“周秦汉唐以来,黎民百姓的苦痛,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我很佩服柳宗元,他有两篇文章,其一《捕蛇者说》 ,其二叫做《黔之驴》 。细细想来,这两篇文章,皆在说西南之事。师父以为如何?”
费无极神情肃穆之际,应声道:“那还用说,梵净山掌门人红云方丈,便对《黔之驴》爱不释手,上次我拜访梵净山,他还用此练习书法。为师技痒,也写了几张。”
普安和武连齐声道:“师父写的什么?”费无极笑道:“乃是诗仙太白的《蜀道难》 ,红云方丈还说不似为师风格,他说我费无极历来油嘴滑舌。为师对他说,如今上了年纪,油嘴滑舌也不多了。他却不信。他说我该写《逍遥游》 ,那可是庄子的文章。”普安和武连对视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