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大石自幼喜好中原文化,对宋朝说三分更是痴迷不已,他对《三国志》更是酷爱至今,故而对大名鼎鼎的贾诩,更是仰慕已久,便饶有兴致,打起精神,洗耳恭听。
刘宗吉见耶律大石来了兴致,便清了清嗓子,介绍道:“贾诩早年被察举孝廉为郎,因病辞官,向西返回家乡到达汧地,路上遇见叛乱的氐人,和同行的数十人一起被氐人抓获。贾诩说:‘我是段公的外孙,你们别伤害我,我家一定用重金来赎。’这段颎(jiong)被世人称之为段公,此人久为边将,威震西土,贾诩便假称是段颎的外孙来吓唬氐人,叛氐之人果然不敢害他,还与他盟誓后送他回去,而其余的人却都遇害了。”
此言一出, 耶律大石一怔,笑道:“可见这贾诩,诡计多端,足智多谋,有鬼神莫测的才能。”
刘宗吉却笑道:“不过是随机应变罢了。永汉元年九月,董卓废汉少帝刘辩,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十一月,董卓自为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秽乱后宫。贾诩在此时以太尉掾为平津都尉,后升讨虏校尉。当时董卓之婿中郎将牛辅屯兵于关中,贾诩便在牛辅军中辅佐。不久,牛辅遣李傕、郭汜、贾诩等出兵攻打关东联军,先攻孙坚,在梁东大破其军。孙坚率千骑溃围而去。”
耶律大石赞道:“没想到,贾诩也会出谋划策,带兵打仗,佩服,佩服。”
刘宗吉见耶律大石饶有兴致,便笑道:“初平三年,董卓被杀,牛辅死去,王允清算董卓余党。当时李傕、郭汜等人心怀不安,都打算各自逃亡,贾诩出面阻止他们,说:‘听闻长安城中正在商议着打算把凉州人斩尽杀绝,而诸位抛弃属众独行,一个亭长就能把你们抓住。不如带领部队向西,沿途收敛士兵,再攻长安,为董公报仇,若能幸运成功,尊奉国家的命令征服天下。若不能成功,再逃走也不迟。’此计为众人采纳。”耶律大石听了这话,便想到眼下幽州城的处境,在“逃走”二字上有了些在意,顿时愣了愣,瞅了一眼刘宗吉,随即低下头去,一杯酒又下肚。
刘宗吉见耶律大石若有所思,便掷地有声道:“于是李傕等散发‘王允欲洗荡此方之人’的流言,联络凉州诸将,率军昼夜兼程,奔袭长安,及至长安城下,已聚合十余万之众。李傕与樊稠、李蒙等围攻长安城,因城防坚固攻而不克。后由城内叛变士兵引导凉州军入城,与守将吕布展开巷战,吕布兵败,仅率百余骑出逃。李傕等纵兵掳掠,吏民死者万余人,尸积满道。太常种拂、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等被杀。李傕等拥兵至南宫掖门,威逼献帝和司徒王允,封李傕为扬武将军、郭汜为扬烈将军、樊稠为中郎将。李傕又杀司隶校尉黄琬、左冯翊宋翼、右扶风王宏和司徒王允及其妻子。一时间,京城腥风血雨,朝野大乱 。”
耶律大石听到此处,一怔,心想,巷战原来从汉代便有,此番宋军偷袭幽州城,多亏城中百姓与宋江展开巷战,如若不然,后果不堪设想。便又催促刘宗吉接着说。随即满上一杯酒递给刘宗吉。又把熟牛肉,端到他跟前。
刘宗吉喝了一口酒,接着道:“李傕等人把持朝政,以贾诩为左冯翊。李傕等以贾诩之功欲封其为侯,贾诩说:‘这是保命计谋,哪有什么功劳?’坚辞不受。李傕等又让贾诩为尚书仆射,贾诩说:‘尚书仆射是百官的师长,是天下的榜样,我贾诩一向没有什么名望,难以服人。就算我可以贪享虚荣,对国家又有什么好处?’于是改拜贾诩为尚书,掌管选拔人才之事。贾诩如此智慧过人,李傕等人亲近贾诩但也很忌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