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绒越来越好啦,一路陪伴过来真的泪目了( ? ^ ? )”
“这题材,这风格,一看就是奔着获奖的电影啊,期待一波~”
网友们平淡微惊的态度也超出了工作室的想象。
要是平常,这种消息一经放出,不得因为咖位问题争吵八百回合,现在怎么一个个都接受良好了?
其实也不怪工作室的人惊讶,小老板本来黑粉就少,大部分还是买的水军,被有关部门整顿之后就消失了的大半。
剩下的一些基本都是因为之前挡了某些明星的路,天天霸占热搜眼红的个别不理智的粉丝。
至于现在,黑粉也是会麻木的好吗?
要钱有钱,要背景有背景,要颜有颜,无负面绯闻,日常曝光不是拍戏就是拍戏,找个黑点都得拿上放大镜。
现在好了,人家已经不挡自家正主的路了,人家走的路他们墙头这辈子都够不上。
黑粉黑着黑着就生出了感情,这人怎么回事?越黑感觉越是完美?
销号转了粉丝偷吃也没人发现{爽歪歪.jpg}。
现在国内一提年轻一代兼具流量与实力的明星,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陆绒。
当这种认知成为共识之后,它就形成了一种风向标。
哪几个电影会没有年轻人这一类的角色?有这么一个流量高演技还获得大众高度认可的青年演员,谁会拒绝?
无形之中,陆绒的电影之路变得无比宽阔。
其实很多时候,除了顶尖级别的影帝,并不是所有影帝得主都能被公众所熟知。
某些影帝的热度甚至还没有青春商业类电影请来的流量小生热度高。
这其实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也不是一件多可悲的事,归根结底是因为追求不同。
一个是奔着获奖去的,为了艺术,一个是奔着票房去的,为了钱。
两者不冲突,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很多人进圈就是为了钱,闯出知名度后就开始追逐名气与地位。
区别只是实力的参差,有人思想境界仅仅停留在为了钱,有人实力不达标只能停留在为了钱。
影帝是一种无形的冠冕,就像劳动者与知识分子之间。
为什么有些获奖的影片并不火呢?
就是因为它明确将目标受众定位为专业影评人、电影爱好者和特定的文化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