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8章 浪遏飞舟(2 / 2)

韩擒虎手持一柄长枪,如同猛虎下山,势不可挡。他冲锋陷阵,所向披靡,突厥骑兵纷纷落马,无人能敌。突厥将领见韩擒虎如此勇猛,心中大惊,连忙调集精兵强将,试图将其围困。

韩擒虎陷入了重重包围之中,但他毫不畏惧,反而更加勇猛。他左冲右突,枪出如龙,每一次挥舞,都能带走数条性命。他身后的隋军将士,受到他的鼓舞,士气大振,奋勇杀敌,将突厥军队杀得节节败退。

突厥将领见久攻不下,心生退意,便下令鸣金收兵。韩擒虎率领着隋军将士穷追不舍,直到将突厥军队赶出边境,才收兵回营。

而在千里之外的京城,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也在悄然打响。突厥入侵的消息传来后,京城内人心惶惶,各种流言蜚语满天飞。有人说突厥军队势不可挡,大隋即将灭亡;有人说杨广昏庸无道,才招致外敌入侵;更有甚者,散布谣言说杨广已经被突厥人杀死,隋朝已经没有希望了。

这些谣言在民间迅速传播,造成了极大的恐慌和混乱。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抢购粮食和日用品,市场秩序混乱不堪。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趁机煽动百姓闹事,企图趁乱谋取私利。

于仲文临危受命,负责稳定京城局势,他深知谣言的危害,必须尽快将其平息。他一方面命令城防军加强巡逻,严厉打击造谣生事者;另一方面,他组织了一支宣传队伍,深入到城中各个角落,向百姓们宣讲朝廷的政策,揭露谣言的真相,安定人心。

于仲文亲自走上街头,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百姓们解释了突厥入侵的原因,以及朝廷正在采取的应对措施。他还向百姓们展示了从前线传来的捷报,告诉大家隋军将士士气高昂,正在英勇奋战,一定能够打败突厥侵略者,保卫国家和人民的安全。于仲文的努力没有白费,百姓们原本惶恐不安的心逐渐安定下来。他们听着捷报,看着于仲文真诚的眼神,心中燃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责任感。“我虽是一介草民,但也愿为国出力!”一个年迈的老人颤颤巍巍地站出来,将手中仅有的几个铜板塞给于仲文,“请务必将这些送到前线,支援将士们!”

老人的举动仿佛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越来越多的百姓站出来,他们有的捐献钱财,有的送来粮草,有的甚至自愿加入军队,奔赴边疆。农夫放下锄头,铁匠放下锤子,书生放下书卷,他们都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这场保家卫国的洪流之中。

京城内,原本冷清的军营顿时热闹起来,无数热血青年踊跃报名参军,他们渴望像韩擒虎将军那样,驰骋沙场,建功立业。而在城外,一支支由百姓自发组织的运输队浩浩荡荡地向边境进发,他们用独轮车,用扁担,甚至用自己的肩膀,将一车车粮草、布匹、药品运往前线,为将士们送去温暖和力量。

在全民皆兵的氛围下,隋朝军队士气高涨,他们浴血奋战,一次又一次地击退突厥军队的进攻。韩擒虎身先士卒,率领将士们与突厥精锐展开殊死搏斗,他手中的长枪仿佛化作一条怒龙,每一次挥舞都能带走数条性命。隋军将士在他的带领下,势如破竹,锐不可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