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院回到北大镜春园,群莉娘就开始在童教授家里做小时工。她少言寡语,手脚麻利,做事得体。童教授的食欲比以前好了,他一个人的时候,饿了就走到食堂去吃,顺便打一壶开水。很多时候,他买几个馒头回来,沏一杯茶,边看书,边吃,这就是他的一餐饭了。
书柜是有了,书也都装进去了,可他从没想到要擦擦,只是感觉书不再摞在写字台上,的确桌子上清爽很多。
现在群莉娘来给他做一顿午饭,顺便收拾一下屋子。
他拿出那本相册,看着那几张模糊的相片,那是住在蔚秀园时和妻子、一双儿女一起拍的。他有时候想,人如果是一个人生活,最好不要活得太久。因为会感觉曾经的那个人一直在等你,而你自己呢,也是百无聊赖地活着。
这照片是谁给拍的呢?好像是邻居姓张的工友,看着年轻力壮的,人却早就不在了。怎么这么模糊呢?是自己眼花了?还是那时候洗印的技术太差了?即使没有相片,妻子的容貌也总是在眼前闪现,她一直那么年轻,身段好,唱腔优美动听,连陈小楼那样的名角都喜欢和她搭戏。
在蔚秀园的日子过得是不是太安稳了,现在想想,那时的光阴似乎都是慢镜头。他还记得老人烧笋的味道,还记得童稚跟在自己身后,手里举着一个纱罩,胡乱地挥动着,半天也没捞着一只蜻蜓,急得要哭了。童欣则是在那些杂草里扒拉来扒拉去,很快手里就掐了一把花,嚷着回家用水种起来。可回来用水泡上了,第二天醒来,花就蔫了,小丫头大叫着:你们谁欺负了我的花?想想,我的小丫头,你如果还在,我都该有外孙了吧?
童教授合上影集,把它放进书柜的底层。他不是没想过,把妻子的相片放大,挂在墙上,可他更愿意把她放在心里。说到女儿童欣,他就更是不忍心,他时常想,让她远离这人世间的纷争,兴许是她的福报吧。
编纂百年校庆的纪念册,耗费了他不少的精力,倒也让他想起不少的往事,但往事中总有些让人害怕想起的部分。在国内,北大这国际名校占尽了天时地利,他近来想出去转转了,害怕去蔚秀园,那就去燕南园走走吧。
其实每年都有世界名校排名,很多人说北大上榜是因为园林,话不中听,却也不无道理。
北大燕南园,宁静而古朴,这里曾是众多文化名人的居所。他信步走到燕南园57号,也许是太熟悉了吧,“三松堂”的牌匾还在。院子里的三棵松树依旧葱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