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货成了时尚的代名词。在北京,如果有人说你:“够港的”,就是夸你很时髦。港货中的服装,电子表是标配,同时涌进内地的还有带着港腔的电视剧,流行歌曲。
广东毗邻香港,粤港之间从语言到风俗多共通。深圳成立特区后,许多港人跨过深圳河,到内地办厂,虽然只是来料加工,却一时间把深圳从“小渔村”变成了“世界电子工厂”。而来深圳的人,云贵川占了不小的份额,他们在工地、在工厂流水线上奉献着青春。在深圳的街道上转转,你看到最多的是湘菜馆、川菜馆,而且是正宗的川湘味道,不像是江南那样被改造的川湘味。说明许多川人把深圳当成了第二故乡。
“我之前好像没跟你说过,我们策划了一个庆祝回归的活动,跑了好多年了,估计最近就快办成了。到时候,我拍下来把带子给你寄过去看看。” 吕一鸣说。
“好啊,我们这麽多年没回去了,挺想北京的。对了,宋美然让我问问,你老爸为什么不愿意放支架啊?是怕手术有风险吗?”李军说。
“哪儿啊,我老爸说什么都不愿意用进口的,我们那邱大教授又说国产的不过关,事情就这麽搁着了。”吕一鸣显得很无奈。
心脏搭桥手术,尤其是放置支架,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要求极高。吕逸飞年事已高,还患有基础病,手术风险不言而喻。九十年代支架技术刚刚引入国内,手术经验不足,一切尚不成熟,更增加手术的不确定性。吕一鸣为此而发愁已经很长时间了,而且,他发现老爸也像之前老妈一样,一时清醒,一时糊涂。一会儿说:我已经活得够老了,再活下去没什么意义了。与其浪费粮食,不如去肥一块地。一会儿又指着吕一鸣的鼻子说,你小子干点儿正事,我等不及了。
吕一鸣心情沉重,哪还有心情办什么婚礼啊。吕逸飞住的军队医院,总有老战友来探望。群莉娘向童教授请了长假,来照顾吕逸飞。
“一鸣,我们那位说,用了进口的支架,告诉老人家是国产的就行,担心技术的话,北京的军队医院应该没有问题。关键是术后的护理。她已经护理过好几位这样的老人了,要不我让她回去一趟?”李军在电话里对吕一鸣说。
“也可以跟老人家说是香港产的。他一定会接受的。”宋美然抢过李军手里的电话对吕一鸣说。
“好的,先谢谢你们,我们也再商量商量。”吕一鸣嘴上感谢,心里还是很担心,他一直觉得老爸年纪大了,做手术的风险太大。
李军的二儿子在香港上小学一年级,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因为要过关,去等校车。下学后自己过关、过安检,返回深圳。
双非子女,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父母都不是香港居民,因为出生在香港,可以在香港接受教育。至于为什么会出生,他们却拥有着相同或者相近的理由。那就是内地计划生育,所以父母为他们选择了出生地------香港。他们在香港的学校里学习,与香港本土学生一起成长,却有着不同的身份和背景,有着不确定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