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眼中的上海,是一个繁华的商业都会。的确,南京路上比肩接踵的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熙熙攘攘的人群。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居潮流之上的。
其实上海很多面的,它也是个美食之都。虽然在八大菜系里,上海本帮菜不在其中,但每逢周末,上海的知名餐馆门前都会排起长龙,感觉上海人为了一顿饭等上一两个小时,真的有耐心。
除此之外,上海还有许多特色小吃。生煎包、小笼包、蟹壳黄、葱油饼......每一种都令人垂涎欲滴。在一些弄堂小巷里,还能找到老上海的味道。那些传统的点心铺子,虽然店面不大,但手艺却是代代相传。品尝一口,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过去的岁月。而且,上海的美食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创新。各种外国美食与本地口味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风味。这座城市,正用它的魅力吸引着无数食客前来探寻美味的奥秘。
有时候口味代表品味,似乎有一定道理。但要说品味,上海与其他地方不同,在于它的味道很杂。比较其他城市,它更多了些西洋味道。其他城市在外国品牌入驻之前,大多都是本地菜。上海不同,很早就有洋人开的餐馆,酒肆。光是喝咖啡,上海人的咖啡时间就远远超出其他城市。
再就是穿戴了,上海女子喜欢打扮,在全国都是出了名的。听过一个桥段,说是一对上海夫妇到北京长城游览,明明爬长城就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可是他们二人还背了一个大大的包。原来,包里装的全是女人的衣服,鞋子。丈夫出发前,想到拍摄长城,景致未免单调。于是她想到让妻子换上不同的衣服,鞋子,拍出来,虽然北京单一,可人物还是有变化的。也算对得起一个只能拍三十六张照片的胶卷了。好多人听了,都觉得这夫妻太讲究了,但也有人说:还不够费劲的呢。想想看,如果连自己的事情都怕麻烦,还能把什么事情做好啊。
讲究的上海人,一说到住房,就讲究不起来了。说北京的居住条件差,上海的鸽子窝、亭子间就更不堪了。可生命的精神顽强似乎都遗传给了上海,走在大街上的上海女子个个光鲜亮丽,你不知道的是,门里门外就是天地,只隔了一扇门。门里是只能转身的一方寸土,门外就是呼吸都能让你甘愿花钱买醉的奢靡。
专家说人们的消费热情是气候决定的,所以,北方人喜欢自己在家做饭,习惯等全家人到齐了,一起动筷子。求人办事的时候,也就总说:"改天请您吃饭。”南方人则喜欢去外面餐馆吃,习惯亲戚们、朋友们经常在餐馆小聚,把操办饭菜和刷锅洗碗的烦心事丢给餐馆的服务员。求人办事,先说一起喝茶,事情办成了,才会说一起吃个饭吧。因为南方的餐馆多,价位也相差很大,如果你请人家吃饭,请的价位不高,兴许人家对你反倒不满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