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小说>民国道长> 第42章 欲壑道人参悟大道(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2章 欲壑道人参悟大道(下)(2 / 2)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委曲反而能保全,弯曲反而能伸直,低洼反而能充盈,

破旧反而能更新,少取反而能多得,贪多反而会迷惑。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求学的人,知识一天比一天增加;

求道的人,欲望一天比一天减少。减少又减少,一直到无为的境界。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不出门户,就能够推知天下的事理;

不望窗外,就可以认识日月星辰运行的自然规律。

他向外奔逐得越远,他所知道的道理就越少。

所以,有 “道” 的圣人不出行却能够推知事理,不窥见而能明了 “天道”,不妄为而可以有所成就。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够驾驭天下最坚硬的东西。

无形的力量可以穿透没有间隙的事物。我因此认识到 “无为” 的益处。

不用言语的教导,“无为” 的好处,普天下很少有人能认识到、做得到。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老子以水来比喻最高境界的善。

水具有滋润万物的特性,却从不与万物争高下、争利益、

总是处于众人所厌恶的低洼之地,这种谦逊、包容且无私奉献的品性,最接近老子所倡导的 “道”。

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与运行规律,水的 “不争” 正契合了道的深邃内涵。

它启示人们,真正的善不应是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或回报,而是像水一样;

默默地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不求索取,不图名利,具有宽广的胸怀和无私的精神。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居善地:人要像水一样善于选择自己所处的位置。

不追逐高位与荣耀,而是能安于平凡、低调之处,在生活中找准自己的定位,不盲目攀比、争抢。

如同水往低处流,在低处默默地发挥作用,人在合适的位置上才能更好地展现自身价值并与他人和谐共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