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老板,欢迎欢迎,我们可是望眼欲穿啊,来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西沟生产队的XXX,这是上哇生产队的XXX,这是清溪生产队的XXX,这个是红旗生产队的XXX。。。”
陈书记把所有在场的生产队大队长都介绍了一遍,从命名上就能看得出来,一些比较有风土民情的生产队,基本就是本土的、存在好多年的村子,改革之后改名为生产队,一些类似红旗、前进、之类的,就是解放后期因为种种原因成立的或者直接开辟的村子,从外面迁了人口进来的那种。
一般来讲,第一种生产队,依旧保留着很多曾经的习俗,宗族观念比较强,一个生产队里大部分人都是一个姓,往上数个三五六七八代的都是亲戚。
第二种则是不然,人口构成比较复杂,相对来讲比较松散,没有什么宗族观念,毕竟都不是一个地方的人,管理起来要更倾向于政府管理。
董思萌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