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14章 弘农杨氏(1 / 2)

小皇帝话毕。

宇文招也露出了和煦的笑容。

望着眼前这位日益长成的侄孙皇帝,心间泛起一股暖流。

这是从那短命侄儿身上从未感受到的血脉亲情。

宣帝给他们带来的只有帝王家的无情与残酷。

刚登基二十天。

就把自己的亲皇叔、老五齐王宇文宪,以莫须有的罪名诛杀。

后面又一纸诏令,把他们兄弟五人赶出京城。

那一刻。

兄弟几人的心是冰冷的,滴血的!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小小年纪的侄孙皇帝,竟然有这么宽广的胸怀。

每次进宫觐见,都是以家人的语气交谈。

他们可不会认为这是小孩子的年幼无知。

从这几年小皇帝推行的一系列政令来看,就算是对标宇文邕,那也是不遑多让。

取得的成效更是有目共睹。

就连韦孝宽,李穆,尉迟迥,王轨这等数朝老臣都心悦臣服。

“陛下风姿,堪比皇兄,他若在世,笑都来不及呢,焉能责骂……”

赵王欣然一笑,和宇文衍拉起了家常。

说起千金公主的婚事,宇文招感慨不已。

要不是小皇帝对和亲不感冒,他的女儿早已远嫁大漠,再也不能相见了。

如今宇文衍赐婚,驸马来护儿深受其重,前途一片光明。

对于他这一脉来说,绝对是好事一桩。

说了些家长里短,宇文招开始汇报河南道的情况。

河南作为中原之地,自古以来便是华夏重地。

洛阳更是北方的经济中心。

哪怕重新打通丝绸之路后,长安商贸活动快速繁荣起来,暂时也还取代不了洛阳的地位。

河南道各种手工业水平都居于前列,还是大周的重要产粮区。

朝廷撤州设道,赵王任总管,领军马事。

刺史之职给了五十一岁的杨尚希。

此公出身“弘农杨氏”,是有名的郡望。

正经弘农出身,不是杨坚碰瓷的那种。

弘农郡杨氏始于汉朝。

因其老祖杨喜分得楚霸王项羽的一条大腿获封赤泉侯,开启崛起之路。

至今已传承七八百年。

和“五姓七望”一样,都是大周当下的名门望族。

正在永安三峡造船,训练水军的杨素,也是出自弘农杨氏。

直到宋代,忠肝义胆,一门忠烈的杨家将也是弘农杨氏后人。

太祖宇文泰创立府兵制,八柱国十二大将军地位显赫。

作为十二大将军之一的杨忠,也自称出身弘农杨氏,以此抬高门弟,粉饰身份。

而郡望大族也需要朝廷政治势力的支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