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族长,弘农郡太守,华阴县令,带着随从亲自到城门口接驾。
知道当朝少年天子不喜欢讲排场,三人都是轻车简从。
“老朽杨宽参见吾皇陛下!”
“弘农太守庾立参见陛下!”
“华阴县令陈惠参见陛下!”
为首的是一名须发皆白的耄耋老者,正是弘农杨氏的族长杨宽。
他是杨素的堂叔公,做过北魏的大都督,统领禁军。
西魏时,是大丞相府司马。
在大周拜大将军,任御正中大夫等官职。
皇帝御驾亲征经过华阴县,他这弘农杨氏的族长无论如何也得前来见驾。
“免礼!”
“朕只是路过,杨公年事已高,大可不必亲至!”
当下社会,人们对于长者,长寿之人是极为敬重的。
“老朽本应负荆请罪,陛下宽宏大量,悲悯圣心,小老儿感激隆恩,掩袖涕零……”
且不论真心与否,至少杨宽把态度摆出来了。
从这几年弘农杨氏为官成员的表现来看,小皇帝还算是满意的。
宇文衍点了点头,转而看向两位父母官。
“两位爱卿治下政通人和,农商兴旺,百姓安居乐业,朕甚欢心……”
“谢陛下,臣等定当再接再厉!”
两人得到皇帝的肯定,顿时大喜过望。
“时辰尚早,几位带朕去永丰仓看看!”
永丰仓是宇文衍于天元三年下令修建的,于今年秋收后正式投入使用。
有粮窖五百余座,每个仓窖能存粮五千石。
与同时开建的常平仓,黎阳仓规模相当。
另外的一座粮仓,回洛仓设计规模更大,目前还没完工。
永丰仓主要是用于长安与洛阳之间粮食运输中转所用,同时兼具京城储备粮仓的功能。
对于小皇帝的提议,三人自然是满口答应。
粮仓四周筑有高墙,并驻扎重兵把守,设仓曹参军一职管理一应事务。
永丰仓所处位置地势较高,土质干燥,土层深厚,不怕水淹。
仓窑的基槽进行了有效夯打,十分坚实,使得水分不宜渗透,利于防潮。
内部墙壁进行了火烤,涂抹膏泥,再铺设木板,板上敷草席,缝隙填充瘪谷。
一系列的防潮措施,使得仓窖十分干燥,有利于粮食的长期存储。
随便察看了十来个仓窖,并由仓曹参军叙述了粮仓的运行、管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