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是连绵高耸、终年积雪的山脉,山峰陡峭,山间路径崎岖难行,形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冰雪防线,外敌想要翻越,必将付出惨重代价;南部则是一片浩瀚无垠、波涛汹涌的沼泽湿地,泥潭深陷,沼气弥漫,对于不熟悉路况的敌军而言,贸然踏入无疑是自寻死路;东部有茂密幽深的原始森林,古木参天,荆棘丛生,林中猛兽出没,复杂的地形让敌军极易迷失方向。
这些天然屏障不仅在防御外敌入侵时发挥了巨大作用,使得嬴朝的边境防线固若金汤,还为军队在战时迂回包抄敌人提供了绝佳的掩蔽场所,常常能出其不意给予敌军致命一击。
令人讶异的是,即便手握如此优越的地理条件,嬴朝在征伐过程中却并未采取激进冒进的策略,反而选择了相对保守的打法。
这背后实则有着深刻的考量,源于变革带来的宝贵经验。
在变革期间,嬴朝深刻认识到民心所向的力量,深知赢得百姓支持才是稳固统治、开疆拓土的根基。
于是,他们巧妙地运用各种手段,试图让外朝百姓拥护自己的征伐行动。
一方面,嬴朝派遣大量能言善辩、精通当地语言风俗的使者深入外朝各地,他们走村串巷,宣扬嬴朝的仁政理念、繁荣景象以及未来对外朝百姓的利好政策,承诺若外朝归附,将减免赋税、兴修水利、改善民生等;另一方面,通过文化交流的方式,展示嬴朝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先进的科技成果,让外朝百姓心生向往。
这些举措如同春风化雨,悄然改变着外朝百姓的观念。
如此一来,那些原本比嬴朝略为强大的永朝、昌朝便陷入了困境。
永朝和昌朝察觉到外朝百姓态度的转变,心中焦急万分,为了挽回民心,仓促间频繁调整政策。
然而,这种政策的不稳定不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引发了国内更大的混乱。
贵族阶层不满利益受损,与新兴势力争权夺利;底层百姓对朝令夕改的政策无所适从,生活愈发艰难。整个国家在内外交困之下,摇摇欲坠。
反观嬴朝,在成功攻占一座城池后,展现出了与传统征服者截然不同的一面。他们坚决摒弃了屠城这一残暴且短视的掠夺资源方式,而是选择了帮助与接管。
军队入城后,首先安抚受惊的百姓,分发粮食、衣物,让他们免受饥寒之苦;接着,组织专业人员修复被战火损毁的基础设施,如城墙、道路、桥梁等;医疗队伍迅速跟进,为受伤的民众诊治伤病;同时,派遣贤能之士接管城市的行政管理,推行乾朝的律法制度,确保城市秩序井然。
这一系列举措让外朝百姓切实感受到了嬴朝的仁慈与担当,不仅避免给自己造成负面形象,还进一步赢得了民心,为后续的征伐与统治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