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宗听到皇帝的问话,皱眉思索后道:“陛下,草原势力反复崛起,最大的仰仗是骑兵能够快速机动,只要有数百骑兵的漏网之鱼,他们就能够快速繁衍起来。”
“孙爱卿,你只说到了表面!”
朱由检带着笑意,示意王承恩把自己写的册子拿来。
“草原上之所以能反复出现强大的游牧势力,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底层的牧民!
这些牧民流动性太强,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很简单,蒙古包一收,所有的家当都可以放在马匹上带走,同时只要驱势牛羊群去往牧草丰富的地区便可,虽说草原上各势力、各部落都有大致的地盘划分,但那只是一种极为模糊的边界,和我朝省府县的划分不同。
朕最近也在思索草原之事,目前有了初步的看法,在打下察哈尔后,设立蒙古特区,把漠南草原按照各部落核心驻地进行区分,在草原筑城,规模可以不用太大,把各部落牢牢的限制在自己的城池周围,限制牧民的牛羊马群的数量,
同时迁移汉人入驻草原,鼓励汉人与蒙古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通过贸易、通婚等方式,增进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团结,巩固草原统治。”
“筑城?陛下,草原上一无砖石,二没有林木,如何筑城?”孙承宗瞪大了眼睛满是疑惑的看向皇帝。
“呵呵,孙爱卿,你莫是忘记百科学院在天津铺设的那条铁路?
等王徵把蒸汽机量产后,可从大同、宣府、蓟镇等地修筑铁路线,每三十里设一站,每一站设县级城池,两百里设总站,设州府规模的城池,以此复制下去,不论草原在如何广袤,也有被铁路线和城池完全占据的那天;
朕的想法很简单,以城池为点,以铁路为线,在草原上展开一张巨大的网格面,等蒙古牧民适应了城池生活,以后自然就不愿意在草原上辛苦的迁移了。”
“嘶···”孙承宗听了皇帝的想法后,倒吸一口凉气。
他没想到皇帝的想法竟然如此庞大,如果这个想法能实现,那未来的草原上,再无可能出现一支强大的骑兵势力!
“陛下雄才伟略,老臣佩服!不过陛下的办法所消耗的物资着实为海量,我朝现在国力还未恢复,若想施行此大计,着实艰难。”
“孙爱卿,未来我国北境频发天灾,从今年的情况来看,南方也开始受到气候变化而出现天灾,未来我国受灾的百姓一定是个海量数字,虽然朝廷现在有南越之粮支撑,但是这非长久之计,而那些受灾的百姓若是只单靠朝廷赈灾,迟早会出大问题,预期防民,不如召集百姓去进行一场规模空前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