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楼周边的街道在上下班高峰期交通拥堵严重,如果我们选择在那个时间段行动,很可能会被困在路上,错失良机。但如果在其他时间行动,又容易引起敌人的注意,毕竟那个时候周围的行人相对较少。”擅长交通分析的盟友小王补充道,他的额头上满是细密的汗珠,显然对这次行动的复杂性深感压力。
姜稚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说道:“我们不能选择在上下班高峰期行动,风险太大。我建议在上午十点左右动手,这个时候写字楼里的人员已经基本到齐,各项工作都处于正常运转状态,敌人的警惕性可能会相对降低一些。而且,我们可以利用之前发现的那条小巷,派遣一支小队从那里悄悄潜入写字楼,切断林宇的退路,同时,另一支主力部队从正面强行突破,吸引敌人的注意力。”
“但是,那条小巷的情况我们还不是完全清楚,万一里面有敌人的埋伏怎么办?”一位盟友提出了担忧。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所以我们需要提前派人对小巷进行再次侦察,并且在行动当天安排狙击手在附近的楼顶进行掩护,一旦发现有敌人的埋伏,立即进行火力压制。”姜稚冷静地回应道。
在讨论行动方案的同时,风险评估也在同步进行。他们清楚地知道,除了面对神秘组织的直接抵抗外,还有许多潜在的风险因素需要考虑。例如,一旦行动开始,如何确保周围无辜群众的安全,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如果行动失败,如何全身而退,避免被敌人一网打尽;还有,在抓捕过程中,如何防止林宇自杀或者销毁重要证据等等。
针对这些风险,姜稚和盟友们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应对措施。他们计划在行动前,通过匿名电话向警方透露一些无关紧要的信息,引导警方在写字楼周边进行例行巡逻,这样一来,即使行动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警方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秩序,保护群众安全。同时,他们还准备了干扰设备,以便在行动时切断写字楼内的通讯和监控系统,防止敌人及时求援和销毁证据。为了防止林宇自杀或逃脱,他们特意安排了一名擅长近身格斗和心理战术的盟友,负责在第一时间控制住林宇,并确保他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