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十岁进道观,一直都是代发修行,现在满六年,也该还俗回家去了。”
忘忧淡淡的解释了一句。
老师傅接着她的话,说起了前因后果。
原来忘忧是因母亲早逝,才来观里为母亲守孝的。
如今孝期早满,也该回家去了。
“等她将山里的树砍回来,便是她下山之时。”
“怎么还有这样的规矩?”
沈知书不由得惊呼。
哪个道观的尼姑还俗时是需要砍树的?
“观里一直是如此,从出家那日种一颗,待离开时砍掉一颗,从此与这道观就再无关联了。”
“你那棵树,还要砍多久?”
听了这么久,燕楚开口问了第一句话。
只见忘忧偏头望去。
在那瞬间看着他好像看的愣了神。
“照着现在的进度,最多再有两日,贫尼便能下山了。”
片刻后,她才淡淡道。
两天就把那棵树砍掉并且扛回来吗?
沈知书看着她瘦弱的肩膀,觉得这根本就不合理。
“砍下来都难,你怎么扛回来?”
燕楚也好奇。
“谁说用扛的?我又没傻到一个人一根一根的扛。”
不爱笑的忘忧忽然弯起嘴角,清冷的眼里也有了一丝笑意,她笑容很浅,淡的像是一阵暖风,吹了一下,就没了。
像是突然绽放的雪花,在冰天雪地中瞬间就消失了。
燕楚愣了会儿神。
“我们道观里有牛车,贫尼砍树的地方有一条小路,贫尼驾着牛车便能把柴火拉回来。”
牛车?
沈知书有些惊讶。
越发觉得这小尼姑很有趣。
“所以还俗下山后,你想做什么?”
怕是觉得有趣的,还不止他。
这已经是燕楚主动第二次和她说话了。
沈知书看着他看忘忧的眼神,好像看懂了些什么。
“若是可以,贫尼希望在京都开个点心铺子,但父亲是要贫尼回去成亲的,成亲后,夫家未必愿意让贫尼抛头露面。”
……
她语气依旧淡然,听不出什么情绪。
好像没有多喜欢开铺子,也没有多反感回去成亲。
似乎怎样都无所谓,但她偏偏好像有自己想做的事。
“你手艺好,无论日后如何,都好过。”
哪怕是在夫家,想来她也能得夫君喜爱,在后院有自己的一方天地。
可忘忧听了这话,反应依旧很淡。
之后他们便没再闲聊,有游客订了菊花宴,她便进厨房准备去了。